帅魁没有理会还在熟睡中的殷宗峰,一个人轻轻推开了房门,便出了客栈,而后沿着宽大的街道奔跑,遇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则选择拐入巷道。
这里的街巷跟青松书院那边不同,不仅地形一点都不熟悉,而且还时不时会出现人或车阻挡在前面。
帅魁现在的身体素质早已经远超常人,不说他已经有意降低自己的奔跑速度,哪怕前面突然出现人或车总能轻松避过。
正是在这一个霜雾萦绕的清晨,一个书生正飞快地奔跑在古老的街巷中。
晨雾中的徽州城别有一番风味,被露水打湿的青石板,巷道两边徽式建筑呈现着属于这个时代建筑的美感,时不时出现的高大牌坊,还有街道上那些纯朴且勤劳的百姓。
随着旭日东升,雾气在不经意间渐渐消退。
帅魁看似漫无目的的奔跑,其实一路向西,甚至早已经有谋划,而今来到了一座前占地几十亩的超级大宅子墙前,而这里正是徽州府衙的东墙。
洪武三年,徽州复为府治,这里沿用州治的州府衙门。正统十年,由于衙署毁坏,知府孙遇得到朝廷拨款重修。
重修后的徽州府衙总占地面积36亩,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是一个气势雄伟、规模庞大的徽派建筑。
帅魁看着由青砖筑起的高墙,虽然墙体已经被岁月所侵蚀,但砖缝间仍旧是严丝合缝,想要攀爬而上几乎不可能。
昨晚,铁刚主动找上了他,已经明确表示要强攻府衙救出少当家山狼。
帅魁知道这不是一个好办法,毕竟新安卫再如何腐败,但新安卫的人员摆在这里,其中更是有不少的好手,哪怕将人救出亦很难顺利带出徽州城。
只是有些事情不能因为困难和风险便置之不理,灵金帮有着不少不畏死之人,而今铁刚他们已经打定主意要强攻救人,而今他要做的便是提供一套最可行的救人方案。
帅魁绕到府衙大门前,这里的街道已经支起几个小食摊,正冒着腾腾的热气,便要了一碗云吞和两个金钱饼,便就着不要钱咸菜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金钱饼烤得又香又脆,这里不要钱的咸菜很爽口,而云吞更是肉馅饱满,这顿早餐简直是人间美味。
此时,他所处的北面是徽州府衙,而南边则是一座高耸的门楼,毅然正是当年子城的南城门——南谯楼。
南谯楼,始建于隋末,原是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宋宣和年间重建,明弘治十四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
现在所见的南谯楼正是明弘治十四年重修,中辟方形门阙,底层砖石台基,上木构高台建筑,二层楼阁,副阶周匝,悬山顶,型制奇特。
南谯楼共立柱二十六根,中门阙门扇隐去二根,只显出二十四根,所以当地人又称“二十四根柱”。
帅魁知道南樵楼的正门对着五魁山,因兆不祥,会招灾引祸,故而南谯楼的城门一直都是关上的。
只是现任知府段朝宗不信邪,在上任之初,便已经下令将这个城门打开。
在吃过云吞和金钱饼后,帅魁心里还在盘算着营救方案的事情,只是突然被身后的中年妇人叫住道:“你还没给钱呢!”
帅魁先是愣了一下,却是记得自己明明在吃前便已经付钱了,但看到满脸朴实和认真的大婶,便再掏三三枚铜钱递了过去。
大婶将铜钱揣进兜里便继续忙碌,看到过来结账的大眼青年男子当即便道贺道:“捕爷,听说你昨天又帮府衙老爷破了大案,可喜可贺啊!”
大眼青年凭借着拥有洞察入微的眼睛,毅然赢得了“大眼捕头”的称号,而今已经是徽州府衙的捕头。
“那个读书人刚刚已经给你付过钱了!”赵大眼时刻都会观察周围的情况,当即便是淡淡地说道。
中年妇人抬头看到帅魁已经走远,却是带着几分歉意地道:“哎呀,瞧我忙得都忘了,下回见着他,我再退还给他!”
赵大眼若有所思地望了一眼帅魁的背影,便穿过已经沐浴在晨光中的青砖街道,朝着府衙的大门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