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女知青走了以后,村长开始思考这件事情。
现在供销社的豆腐一直都是另外一个公社在提供,他们是不可能去分到一杯羹的。
不过这豆腐干的事情倒是可以谈一谈。
而且成立了豆腐作坊以后,至少自己村里和附近的好几个村都会选择就近到他们这里来做豆腐了。
越想村长越着急,马上要过年了,正是做豆腐的时候。
现在得赶紧开始写材料,最好是在过年之前把这个豆腐作坊开起来。
不过在交材料之前还得先把这个事情跟村民们都说一下。
毕竟要做豆干来卖的话,买黄豆和建作坊的事情,还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出钱的。
于是秦津津她们的萝卜还没有晒干,就听见村长拿着大喇叭叫村民们都去村子前面的广场集合了。
“村长应该是要说做豆腐的事情了。”
张清和刘红岩都很兴奋,拉着还在看书写作业的秦津津就走。
到了村子前面的广场,村长果然是来说这件事情。
昨天秦津津她们带过去的豆腐和豆腐干现在就放在村长抬过来的桌子上面。
“邵家村的村民们,现在我们村有一个机会可以去跟上面申请一个豆腐作坊,就做我面前的这两样豆腐和豆腐干。”
村民们都上前去看了桌子上的豆腐和豆干。
“这豆腐可真白嫩啊。”
“豆干好吃吗?我还没吃过豆腐干呢,看起来黑黑的,扁扁的。”
“卖这个?我们去哪里找豆腐和豆腐干来卖啊?”
看他们终于讨论到点子上,村长点点头把供销社豆腐和豆腐干的价格告诉了大家。
“所以我认为这个作坊是可以做的,只是作坊需要本钱。”
建房子的钱倒不多,村子里有些不用的方子,修缮一下就可以用了。
黄豆也算是原材料都是可以挣回来的。
主要是买锅的钱,一个豆腐作坊里面至少需要三口锅才能满足生产。
“所以今天我就是来征求大家的态度,我们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家都可以举手表决。”
这……
虽然他们也眼馋隔壁公社的豆腐作坊,但是轮到他们自己来做主倒真是多了几分忐忑。
“村长,你跟我们说说这本钱、能挣多少,还有我们村子谁会做这个豆腐啊?”
二大爷首先出来表态,他倒是有钱,但是也不能就这么几句话就给出去了吧。
村长估算了一下三口锅和修房子的钱,报出一个数字,四十块钱。
现在村子交完公粮以后还剩下的粮食都卖出去了,剩下的钱按照村民们的工分分到他们手上。
要是勤快的人家,一大家子一年到头也能有个五十块钱。
现在村子里加上知青们一共是两百多人,这四十块钱,平均分配到每个村民头上,就是每人一毛多。
村子里人最多的家庭, 拿出来的钱也不过两块多。
虽然舍不得,但是这个作坊可是长久的买卖。
听村长说完以后,大家都觉得这个豆腐作坊开起来白利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