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点的其他人现在看书都没有之前那么热络了。
张清和刘红岩要不是看秦津津还在一直看书的话,说不定早就把书丢到一边去了。
不过冬天的时候没什么事情,看看书也是打发时间的好办法。
冬天太冷了,大家都要好久才洗澡。
不过三个女孩子还是每天晚上擦身以后再上床。
“快来,水来了,来洗漱。”
刘红岩端着一盆热水进来,招呼两个人擦身子。
冬天打水比平时更加困难,穿得多、又冷,走路都慢下来了。
进入十一月以后,她们三个人就用一盆热水擦身、在一个盆子里洗脚了。
洗漱完以后,三个人对豆腐和豆干的热情还没有消退。
躺在床上继续聊天,不过平时不怎么熬夜,现在也是疲惫,几个人也没说多久就睡着了。
第二天去了供销社,果然买到了卤盐。
马上要过年了,这个时候其他村子或者公社的集体磨坊也是要做豆腐的。
成功买到卤盐以后,秦津津又去供销社买了黄豆和需要的香料。
毕竟做出豆腐和豆腐干,是要给村长看的。
这些东西再供销社买,有发票,有一个正经的来路,更加的安全。
回到知青点以后就迫不及待的要开始做豆腐了。
知青点没有石磨,她们是去隔壁邻居家里借的一个小小的石磨。
还好三个人一起轮流推磨也不算难。
昨天说了要做豆腐以后,秦津津就再晚上泡了一斤的黄豆。
一斤黄豆能做三斤豆腐,或者是七两到一斤的豆腐干。
现在供销社的黄豆价格是一毛两分钱一斤。
豆腐的价格是八分一斤,豆腐干的价格是两毛五分钱一斤。
这么算起来,豆腐这个买卖是非常值得做的。
轮到刘红岩和张清推磨的时候,秦津津先把点豆腐要用的卤水给做好。
黄豆浆舀到纱布里面,下面一个大盆子接着,两个人在两边拉住纱布。
一个人用清水淋下去,不停摇动纱布里面的豆渣,直到纱布沥出来的水颜色变淡为止。
“好,接下来就等着豆浆煮熟了。”
豆浆下锅,三个人趁着这个时候用另一个灶做晚饭。
现在没办法炒菜了,就用在村子里分到的粗粮和白面混合做面条吃。
面条进肚了,锅里豆浆的香味也散发开来。
感觉整个厨房都是豆浆的香味。
“好了,把火撤下来,我来点豆腐。”
豆浆完全煮熟,撤火,等它冷却两分钟就可以把卤水一点一点的加进去了。
然后盖上盖子差不多五分钟,再打开,锅里的豆花已经成型了。
“要不要吃豆腐脑。”
黄豆、豆浆、豆腐脑、豆腐、豆腐干、腐皮。
黄豆的每一个形态都可以做成一种好吃的。
“要啊要啊,我吃咸豆腐脑。”
“我吃甜豆腐脑。”
两个人对视一眼,纷纷觉得对方说的是黑暗料理。
最后秦津津按照她们的口味一人给做了一碗。
至于她自己嘛,当然是两样都要试试了。
豆腐脑做好了,用漏勺盛起来,模型固定成方块的样子,用干净的石头压在上面。
“这个石头压一会儿,成型以后就可以做成嫩豆腐,再多压一会儿就是老豆腐,要做豆干的话就要再压久一点。”
豆腐做好了,天也黑了,几人决定明天一早把豆干做出来再去找村长。
做好的豆腐选两块出来继续压着,等到明天早上就可以做豆干了。
捶着自己泛酸的腰,秦津津艰难的挪动着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