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里面暗含了孑民先生对汤皖的指点,一方面辜教授和汤皖分别是旧文化和新文化的领头人,另一方面汤皖年龄小,暗含尊老爱幼,因此才让汤皖泡茶。
孑民先生在书架上停停找找,在一众书籍当中,抽出一本古书,是《列子·汤问》,又翻到了其中的一片文章,说道:
“我许久以前,便读到了一篇文章,其中的句意是能理解,但是道理却是一知半解,正好诸位先生都在,又都是博学之士,刚好可解我之疑惑。”
众人一听,孑民先生遇到了难解的文章,便热情说道:
“蔡公可读出来,我们一起研究研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就差来一句人多力量大了,便都整齐活了,汤皖自知对古文一知半解,就没有凑热闹,而是将泡好的茶水,一一倒入杯子,递送到众人手中。
孑民先生似是笑话的自嘲道:
“说来也不怕诸位笑话,这篇文章诸位应该都读过,《两小儿辩日》。”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不知,诸位可否解惑啊?”
按照此时世界的科学发展,是可以对这个问题作出解释的,然而,不幸的是,在座的都是学文的,没有一个理科生,也就无法回答上这个问题了。
一帮老先生包括《星火》众人,纷纷抓耳挠腮,交头接耳的细声探讨,最终也没能给出个确切的解释来。
反观正在递送茶水的汤皖,听到了孑民先生的问题后,不禁莞尔一笑,顿时想起了以前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的解答。
这个问题,用科学知识是很好解释的,汤皖没在意,携着笑,准备继续递送茶水。
哪知汤皖的笑,在一众愁眉不展,抓耳挠腮之中,显得异常引人注目,众人心中不禁生出疑问,莫非汤皖之已知其中奥秘?
钱玄和迅哥儿相视一看,立刻就能明白,大概汤皖是知道的,因为汤皖向来擅长此类问题,更是有《环球地理》此等著作。
“皖之先生,先停一停,可是知晓其中缘由?”孑民先生问道。
汤皖停下了手里的动作,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坦然答道:
“嗯,我确实知晓!”
“哦?”孑民先生走上前来,接过汤皖手里的茶壶,感兴趣的说道:“皖之先生,先给我们释惑,再继续倒茶!”
“哈哈哈”
大家伙都被孑民先生的话给逗的发笑,汤皖也不怯场,看向孑民先生,问道:
“先生,借纸笔一用,我画出一张图,大家自然就明白了!”
接过递来的纸笔,汤皖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太阳与地球的对位图,并且借图详细的解释了,两小儿辩日的问题。
乃是由于中午的照射角大,地球表面获得的热能多,因而气温高;早晨照射角小,因而气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