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又是一年秋来,兰馨点心店自总店开张第二年后,于第二年年尾开第二间分店。姜莉为了各店铺之间来往方便,隐去荷花这个原身真名,化名姜莉行走于晋州府颖阴县、与新蔡县之间。
如今包子铺已经正式托管给铺子里的掌事大叔,小姨与姨父蓝大叔平日只需要巡查以及按时查账即可,故时间上比较充裕,对蓝斯越的学习变得更为关注。
张思远因比蓝斯越多上一年学,已经于一年前到师资力量更为雄厚的文渊书院总院求学。总院就在隔壁县,颖阴县,离姜莉他们所在的新蔡县只有一日路程,这也是当初兰馨点心店分店在这里选址的原因。
张大桐的分店店铺在此,张思远在此求学,分店在这边落定,一是两家临近,互相之间有个照应,二是对两个孩子求学便利。
一年后,蓝斯越到这边求学,店铺在这边,便不必担心孩子平日吃住的问题。他下学得迟了,照顾的仆人也能及时过去接送,点心店跟书院只有一街之隔,来去需要花费的时间不多。
届时孩子都十一岁了,他与张思远一同上下学也是省得的。这两孩子,两年多同出同入的相处时光,感情自是日渐深厚,分离一年后,蓝斯越再过来,张思远必是开心的。
提起孩子,孩子便到了。姜莉正在店里查账,张思远大老远的叫着“表姐”,从门外冲进来。
姜莉偏头笑看着他,等人跑到面前站定,这才拿出帕子给他拭汗。往门外瞅一眼,没见到大人,便问道:“你阿爹呢?”
张思远皱皱鼻头,不满道:“阿爹赚银子去了,刚到巷口就被等着的章管事逮住,一听说店里有客人闹事,他便抛下我,自己回店里了,这一路是我自己走着来的。”
章管事是张大桐在颖阴县粮油店的一名掌事,主管粮油店的采购、出售及伙计招聘等杂事。
姜莉点点他的鼻子,嗔怪道:“你阿爹赚银子,还不是为了给你花,巷子直通通的,你都十二岁了,自己还不会认路?说是走着来的,难不成到巷子口之前的路上,又缠着阿爹抱了?”
见他不好意思的样子,姜莉便猜到,这孩子必是又撒娇,要张大桐抱着走了。因此生意繁忙,张大桐平日接送孩子的次数有限,要么是店里的伙计帮忙接送,要么是张大婶过来。所以,张思远才毕竟粘张大桐。
如今张思远已经长大,这年岁的孩子大多学会自理了,学院又离店铺近,张大婶放手不再整天围着孩子打转,帮着张大桐打理生意。
十二岁的孩子,他们已经放心他自己出门,连照顾他的仆人都召回家中打理家务。这倒不是夫妇两心大,这年代,十二岁在大户人家家中,已是可以定亲的年纪,若不是张大婶忙不过来,估计都要张罗着看媳妇了。
别说还在求学的张思远,即使独立如姜莉,也免俗不能,逃不开被催婚的命运。只是,这年代虽然民风开放,却没有失贞的妇人配黄花闺男的先例,姜莉的事又比较特别,她不能把事情摆到明面上来说,以免招惹杀身之祸。
故,每当小姨有给她张罗婚事,或是想着先让姜莉想看人家的想法时,姜莉都转移话题,避开不谈。一来二去的,小姨便知道她的意思了。
姜莉主意正,小姨是说不动她的,丈夫又木讷,因外甥女生意上雷厉风行的风格,蓝大叔平日以她为马首是瞻,让他来劝,恐怕最终得被姜莉反过来劝服,故小姨从来没想过让丈夫出面。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姜莉还不曾松口,小姨急了,不得不写信向京都的姐姐求救。何大娘很快回信,说何石头近日休沐,准备与村中几个交好的青年南下交游,以增长见识,顺便帮上司带礼物送到徐州给老家的叔伯。
信中何石头补充,他自徐州停留三日后,会顺路南下,到晋州拜访小姨一家,同时见一见多年不见的妹妹。
何石头要来,姜莉还不知道,小姨是瞒着她给京都写信的。
张思远带来的这个消息,说张大桐店里有顾客闹事,姜莉一时放心不下,安置好孩子,让他跟店里的伙计们一起吃晚饭后,她便到巷子另一头的粮油店去看看。
姜莉到的时候,张大桐已经安抚好客人,对方拿着店里多赔的米粮,喜滋滋的离开了,正好与她错身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