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17年。
旱灾已经持续了很久很久。
又是一个歉收的年成。
不过,上至九重城阙里面的天子,下至街头的贩夫走卒,都已经无动于衷了。
再差,还能差到哪里去?
每个人都知道,大明铁定要完了,区别只是到底在哪一天完蛋!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此时,北京城外,最大的妖孽,便是乌托邦农庄。
这个农庄,面积不过三百顷。本来不过是个普通农庄。放到现代,也就二十平方千米,一两个村大小。
在明末土地高度兼并的时代,大地主大官僚家,动辄就是几万顷田地,几百顷不过是个不大不小的地主。
这里本来叫陈家庄,是个正常庄子,庄主陈子新父母双亡,三年前继承庄子的时候,不过十四岁。没多久,就大病了一场。
谁料他病好后,这个庄子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奇庄。
这个大病初愈的陈子新,先是大笔一挥,把自己庄子的名字改成乌托邦农庄,也没人知道这个乌托邦是啥意思,自然没人去管他,你乐意,你给自己取名阿史那莎比山庄也没人管你。
问题是,自从陈子新把山庄名改了后,这个庄子越来越奇怪了,新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建筑。
。。。。。。
陈子新正坐在自己的沙发上,一个美貌的少女正在给他揉肩。他有些无聊的看着沈冲用精粮喂鸡。
当年穿越到明朝末年的崇祯十四年,他是很有些危机感的。
谁不知道,崇祯末年,天下危机四伏。
他做好了发愤图强,拯救国难的准备。
刚刚穿越的第一天,什么红薯,水泥,玻璃,香皂之类,甚至自动手枪,黄色火药等,穿越人士必备物品,密密麻麻罗列了好几张大纸。
谁知道他还没有做好赚钱,种粮,招兵,练马的准备,就获得了一个无敌系统。
。。。。。。
沈冲把手里的精粮全部撒在地上,又逗弄了一下笼子里的鹦鹉,这才对陈子新说道,“庄主,今天要不要去酒楼?”
陈子新在北京城里开了一栋酒楼,自己任厨师。
之所以要开这个酒楼,是因为系统要求的。每个月要签到打卡一次。
陈子新懒洋洋的说道,“去。公子,备车。”
旁边给他揉肩的少女,笑吟吟的答应一声,就去准备车马了。
这个少女是跟他一起长大的丫头,就像红楼梦里的晴雯碧痕一般。
陈子新看她壮观,给她取名叫宇都公子,反正也没人知道意思。于是农庄里的人都叫她公子。
好不容易穿越成大佬,陈子新自然不忘享受。他这马车可是定制的,简直堪比现代豪华贵宾车。各种设备一应俱全以外,还有十几个侍女在车上伺候。
你说违制?
大明是两个极端。太祖爷在世,对老百姓管的很紧,恨不得把每步的距离都规定下来,而到了天顺年间,对老百姓就管的松了。嘉靖以后,老百姓只要别造反,按时交税,干啥都没人管你。
就在陈子新在酒楼里忙活个不停的时候,两个气宇不凡的年轻人进入了酒楼。
陈子新的厨艺自然是人间少有,一方面,他有着现代人的厨艺意识,另一方面,他用的调料都是现代调料。更重要的是,他的厨艺被系统改造过。
在这个时代,完全称的上一代食神了。
但是酒楼的生意一直很差。陈子新感觉某些穿越小说真是骗人,让人觉得只要你厨艺好,轻轻松松就能赚个几百万两,或者卖个香皂玻璃的,老百姓就是抢购如潮。
扯淡呢,谁家的钱都不是刮风赚来的。
幸好自己不靠厨艺赚钱,否则早就穷死了。
可惜,系统要求他做菜必须认真。所以为了偷懒,他把菜价格定的超高,反正他也没想做生意。
除了一些家里很有钱的人,偶尔来吃一次,尝尝食神的手艺,酒楼平时几乎都没有客人。尤其是近期,民生凋敝,无论多有钱的人,都在家里囤积金银以应对巨变,酒楼快有半年多没来过客人了。
所以当他听到酒楼里居然来客人的时候,内心是诧异的。
至于那两个年轻人,更是莫名惊诧。
酒楼里的一切东西,对他们来说,都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那四处闪烁的水晶灯,两尺见方的整块宝玉铺设的地板,还有如同汉白玉一般细腻的墙面。
怎么会有如此奢华的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