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知府一行下山回到旅馆,李通判已经累得虚汗连连,差不多是两个护卫夹下来的。
韩知府看着他那可怜样,心道,这才哪到哪,就趴下了。就这么一副身体,平时能乐意出门查看四处河道才怪。
就吩咐道:大家也都累了,让掌柜的将吃食送到各自的房间吧。
说罢,对韩钦月道,我有话跟你说。说完,转身向自己的房间走去。
韩钦月撇撇嘴,知道少不了一顿拷问,亲爹这么靠谱,反正自己也不打算瞒着。她摇摇脑袋,学着男子的样子,大踏步跟了过去。
进了房间,韩知府一脸问号地盯着韩钦月。韩钦月走上去,小声道:“父亲,我梦中见到一个人,在玉河边凝望,就是今天在山上碰到的那个人。眼神很冷,要吃人一样,吓了我一跳。父亲,您说,他会不会是个大坏人,冷面阎王的那种”。
白云观中,被人称为冷面阎王的人突然打了两个喷嚏。他松了松肩膀,果然晚上山中的温度是偏低。
韩知府神色凝重,山上之人是梦中之人,那他将与钦月发生什么牵连?此人通身气派非凡,自己堂堂一知府,在他面前都不自觉矮了三分。还有那块古玉,有价无市的稀罕物,不是一般人家配拥有的。此人是敌是友?
韩钦月见父亲神色慎重,也不再妄言。那冷面阎王还拥着佳人入她梦来,韩钦月隐下没说。
片刻,韩知府停止踱步,郑重地说,“月儿,此人器宇不凡,身份必然不简单。你若下次遇见,一定多加小心,不要随意冒犯”。
韩钦月乖巧应道:“今天事出突然,女儿一时乱了方寸。下次定然不会了。”
韩知府拍拍女儿的肩膀,道:“你先回房吧。此事你心里有数就行,不用过分深究。有爹爹在,一定会让事情水落石出的。”
韩钦月微笑点头,有个这么好的亲爹为自己遮风挡雨,这真是修都修不来的福气。
韩钦月回到自己房间,小二早已把吃食送了过来,翠湖已经帮助将碗碟摆好,等着小姐回来。
韩钦月亲切地说,翠湖,咱们到了外面,就随意一点,再讲那么多规矩,是也不够用。你就坐下和我一起吃吧。
翠湖吓了一跳,急忙道:“小姐,您这话可折煞奴婢了,您是什么样的身份,奴婢怎敢。”
韩钦月撇了她一样,不高兴地说:“我让你坐你就坐,快点。”
最后,翠湖拗不过韩钦月,在旁边的椅子上虚虚地坐下,跟着小姐一起用餐。看着小姐一派坦然,也跟着慢慢舒展下来。
一夜好眠。
第二天,大家用过早餐后,就各就各位,往玉峰县行去。前面骑马的两个护卫,早有一人驱马前往玉峰县衙报信而去。
离得不远,半个小时后,就已经到了玉峰县城,县官老爷已经提前得信,率一众县僚等在县衙门口迎接。
韩知府也不客气,走进县衙就吩咐吴县官道:“上午本官要去玉河的玉峰段察看水利,你安排个熟悉地形的人,一起跟着过去。”
吴县官对这个新上任的知府为什么要去玉峰山察看水利,摸不着头脑。反正这几年玉河没有什么大事发生,玉峰山河段到处都是山,没有发挥的空间,这么多年来,都是如此。河道上能做的,年年不外乎那些,自己也没有不妥帖的地方,于是,也不多想,就先招呼人给知府上茶,又遣人去把那在玉河道上专业跑船的宋船夫叫来。
一盏茶的功夫,宋船夫就到了。韩知府一看,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鬓髯须白,风尘仆仆,是个老道的,就吩咐出发。
片刻,马车就到了玉峰山下,韩知府抬头望去,只见此处山脉连绵,沿着玉河排列而来。此时看去,峡云深翠滴,景色宜人。
只是,谁又能想到,这河水发起疯来,有多么的骇人。
韩知府让韩钦月紧随左右,在宋船夫的引导下,往一个矮山坡走去。韩知府一边走,一边让宋船夫说一说这里河道的情况。
宋船夫躬身道:“老朽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对这河道倒也有几分熟悉。这玉河从玉峰山中穿过,又拐了个直角弯,形成“之字型”水路。山峰之下,水流澎湃,水下多暗礁和漩涡,这一带河水拍打山崖,晚上声音听着渗人,我们都叫这鬼见愁,一般人不敢在此行舟。从西而来的船只,行到这里,大多不敢前行。又因“之”字形极易拥堵,导致水流不畅,河水溢出,容易引发洪灾。”
韩钦月听罢,心下了然。此时已经走到山坡上,韩钦月凝望蜿蜒的河水,果然是两岸青山相对出的生态。只见玉峰山临江边处,凸起一片片嶙峋巨石,形态奇特,适合泛舟遥望。
韩知府谦虚询问:“宋老伯既然如此清楚此地情况,那有没有什么疏通改造的办法。”
宋船夫眉头皱成川字型,无奈摇摇头,道,“”老朽惭愧,没有任何办法。”
韩钦月心中盘算,解决玉峰山一带河水容易瘀堵的问题,才是治理的关键,但这一片沿江都是山峰林立,江水险恶,难以拓宽水道。就连在这土生土长的老船夫,都束手无策,想不到一点办法。难道,是要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
就算能愚公移山,那也是很多年后才有成效的事,并不能解决自己梦见的事情,韩钦月摇摇头。
这件事的突破口在哪里呢?韩钦月不自觉地秀眉紧蹙,颇为苦恼与无奈。
就在她冥思苦想之际,她转过一个弯,突然看到紧挨着这座山坡的旁边山体上,凛然有几方巨石凸起,给人无名压迫感,似乎石块会砸下来。
韩钦月一个激灵,过去把韩知府拉过来,指着那山体道:“父亲,快看。”
韩知府一眼望去,就看见了那几块石头。再看看韩钦月看向自己担忧的神色,心中已经明白了七八分。
这么容易就找到了,一是缘分,二是韩钦月所在的这个山坡,很方便观察玉河,又不算高,路也好走,算是个公认的最佳观测点。
父女两人已经心知肚明,却什么也没有问,什么也没有说。只继续查看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