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看了看自己的国运值,比起之前虽然略有下降,但是看起来问题似乎还并不大。
这也让朱允炆稍微有些放心。
按照国运值下降的幅度来看,如今的朱棣还没有具备足够威胁京师的力量。
但是,朱允炆也知道,此时绝不能再继续放任朱棣发展壮大下去,否则,很快朱棣就可以将京师城下的损失给全部补回来。
过往几年的战争完全可以证明,朱棣绝对有这个能力。
当初刚刚开始靖难的时候,朱棣在朝廷优势兵马的围剿下,也曾经大败数次,每一次都是差点丧命。
然而,他每一次又都快速的恢复了实力,最后反而能一路成功南下,差点打下京师。
朱允炆此刻其实也隐约猜到了朱棣的打算。
他不甘心就此灰头土脸的回到北平,但是以目前的形势,他也不太可能短期内能够拿下京师了。
所以,朱棣就选择了一条另外的道路,那就是想以长江为界,与朱允炆南北分治,将大明直接分成两部分。
然后,他会在北方积蓄了足够的力量之后,再一举南下,渡江而战,将朱允炆彻底推翻。
不得不说,朱棣的这番打算还是非常具有远见的。
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就能够将整个北方的势力全部整合起来,真正与朱允炆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到了那时候,朱允炆再在想彻底消灭朱棣的话,花费的代价和时间都绝对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对如今的朱允炆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渡江,趁着朱棣立足未稳就将他彻底击溃。
哪怕不能将他本人擒杀,也必须要把他赶回北平,彻底压制,等朝廷腾出手来再一举将他剿灭。
想好了应对之策后,朱允炆就开始计划该如何渡江围剿朱棣了。
第二天一早,朱允炆就全身披挂登上了聚宝门的城墙。
而在他身后的三座瓮城中,正是已经完成了集结的整整三万皇家亲军和三万京营精锐。
这些兵马就是今日朱允炆剿灭城外燕军的主力了。
在城墙上等待了大约有半个时辰,朱允炆就看到远处出现了一支大军,正朝着京师方向缓缓移动而来。
这支兵马数量极为庞大,排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行进间掀起了漫天的烟尘,朱允炆知道,这就是盛庸率领的淮安兵马到了。
这时候,城外的燕军大营中也响起了激烈的战鼓声,无数的燕军兵马从大营中涌出,也开始摆出阵型准备迎战。
随着朱允炆一挥手,聚宝门城墙上事先放置好的十几架巨大的战鼓,也在数十名赤裸上身的壮汉敲击下,发出了惊天动地的鼓声。
朱允炆走下城墙翻身上马,然后一群守城的士兵快速的将聚宝门的千斤闸升起,城门打开。
“儿郎们!随朕杀敌!”
朱允炆高举手中的长枪,一声大喝之后,率先跃马冲出城门。
而跟在他身后的皇家亲军和京营精锐,也纷纷高呼着万岁,然后排着整齐的队列,跟在他身后走出了城门。
看到京师城内也有兵马涌出,正在列阵燕军军阵中就出现了一阵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