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门前静安师太站在前面,玉禅法师落后半步,然后一众比丘尼分列两班。很明显,这是封了山,但是一路上来的时候没看见封山的人啊。而且今天三个人一起来这里,真的的心血来潮,完全没有计划的,看来这个蟠香寺住持真的有一定道行。
周瑶三人众,从马车上下来,静安师太赶忙走上前来,“阿弥陀佛,会稽长公主有礼。”
“两位大师有礼”静安见周瑶用的道家的起手礼,也知道了这位和她们不是同一路人。再看看旁边的苏妙玉,心下了然,过会儿得好好的劝一下她,别让她钻了牛角尖。
但是周瑶好奇啊,“大师,蟠香寺乃是名刹,平日香客,信徒当络绎不绝才是,如何今日山门冷清呢?”
玉禅法师正要说话,却被静安师太拉了一下,动作不大,但是还是被周瑶看到了眼里,“回公主殿下,如今天子南巡,驾坐金陵,这真佛都在城里,这贵人自然不来拜小庙里的泥胎菩萨了。而今日公主巡游至此,百姓恐怕冲撞了贵气,自然今日也不会来了,何况我佛慈悲,大家在家里遥遥的上一炷香,也足见其向善之心。”
“大师果然名不虚传,果然佛法精深。”然后一行人就往山门走去,蟠香寺内有太宗朝皇后的神殿,所以,山门是三明两暗的五间制式。蟠香寺出于尊重开了中门,但是周瑶自己也有数,真的走了中门也没事,但是多少有点不懂规矩了。中门一般是大法会才开,也只有这个时候,才会有人走,平时大家也都是走侧门。
静安师太,看周瑶行礼的手势,原本打算直接引她去后殿供奉太宗朝皇后的正殿去,但是周瑶却依然给大殿的三世佛上了香,然后给所有的侧殿一一上香之后才往后殿而去。周瑶名义上是正统帝的义妹,太上皇的义女,所以太宗朝皇后也是她的曾祖母,所以周瑶还是很规矩的上香行礼。
一应香礼结束之后,周瑶才提出要去看看那些在寺里上学的女孩子,这也是她最好奇的地方,不说别的,最起码要看看她们到底学的什么,反正到目前为止,周瑶对蟠香寺还是很满意的,这一块归玉禅法师管理,静安师太就带着苏妙玉去到了她的方丈。
两人落座之后,静安师太才说道,“我观你眉目之间灾祸尽去,想必是已经有了新的出路,我就说过,你的路不在佛门。”
“静安师傅,我……”
“妙玉不必如此,我也听说了,你被蜀王殿下收为义女,当恪守为人女的本分,遵守教训,顺应父母。蜀王一家都是有大气运的慈善人,跟着他们,你这一辈子平安顺遂,自无话讲。单有一点,你得注意,蜀王殿下的祖父乃是天子钦赐的真人,你进的他府,他是得道之士,自然不会在乎,但是牢记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哪怕蜀王妃内院管理的再好,也有那些媚上之人,会因此欺侮与你。你要记住,无论佛道,俱是一家,都是引人向善,你也可以研习一下道家经典,与我佛家是各有千秋,不可着相。”
“另外,还有一事,我说,你且谨记,你是义女只需要和会稽长公主打好关系,孝敬好蜀王妃,和晋国侯夫妇即可,也可以和两位世子妃处理好关系,万万不可往两个世子和蜀王殿下身边凑,须知人言可畏。另外你过去之后,一定要牢记,无论佛道都是身外之物,王妃娘娘会教你如何做一个大家闺秀,做一个当家媳妇,会教你如何辅佐丈夫,如何教养儿子,这些东西以儒家为主,所以你的学习方向还是应以此为重,不可偏颇。”
“另外,你这一去,也不知你我是否还有再见之时,以后你出嫁之后,相夫教子,乃是本分,但也万万不可因此轻视了自己。以蜀王府如今的权势,只要你是蜀王府出身,哪怕是当今天子,也要给你几分薄面。而且我观会稽长公主是无夫宫之像,你和她处好关系,他日若真受了委屈,找会稽长公主倾诉,她会给你撑腰的。”
“师傅……”苏妙玉听着静安师太的一番叮嘱,忍不住眼泪落了下来,“我会牢记师傅教诲的。”
“嗯,去吧,洗洗脸,记住我今天的话,日子是自己的,自己这一辈子活的舒心才是真的,以后对你来说,佛道只是寄托,你的根在世俗,万万不可本末倒置。去吧。”
静安师太送走了苏妙玉,心下暗想,这妙玉是个福薄的,没有父母之缘,今日妙玉进了蜀王府的大门,恐怕丧父就近在眼前了,唉,可怜啊。然后笑了笑,妙玉可怜吗,进了蜀王府少说有个乡主的封位,那些疾苦之人又当如何呢?
不说苏妙玉去重新梳妆,单说周瑶跟着玉禅法师进了蟠香寺后院,几个女尼或者是村妇正带着不同班级的人各自学习。但是学习内容却让周瑶惊着了,这里学习的根本不是什么佛经,而是只教一两部启蒙,剩下的以账目,女红,女四书,人情往来等等这些东西为主,而且熟练程度,完全不是临时抱佛脚,演给她看的。
玉禅法师看见周瑶吃惊的样子,笑着说,“公主不必惊讶,想必公主一定是听了一些不好的传言,对我们有了一些误会。”
“传言我还真的听了一些,但是人家说的还都是事实,没有虚报也没有谎报,只是大概了解的不全罢了,对你们的误会是我自己判断出来的,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还请大师恕罪。”
“不敢,不敢,我也知道,外界对我们的传言不甚好听,就差把我们和青楼里的老鸨,牙行里的拐子相提并论了。但是师姐不让解释,说一旦解释清楚了,说不定就会引来大家的女子,甚至直接找我们这的先生去府里教学,我们的学堂就彻底散了。所以名声还是差一点好。”
“大师果然是有德之士,慈悲之心。”
然后玉禅法师给周瑶介绍了一下这里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大部分是回家自行婚配的,有一部分实际上等于是被父母卖到蟠香寺,这些人的婚配实际上就由蟠香寺做主了,有的给小门小户为妻,也有给大户人家做妾的,各种各样的都有,至于留在蟠香寺出家的,要么就是想要出家,要么就是回家自行婚配极为不顺利,比如要被父母卖给家暴男当续弦之类的。这些人逃回蟠香寺之后,为了避免再次被卖,不得不出家,依靠蟠香寺的名声震慑家人。
这些人也也不是真心出家,就留在寺里继续教孩子,你要说震慑力,蟠香寺还真不小,靠的既不是庞大的校友圈,也不是靠的静安师太的先天神算。而是靠的是这里是皇家寺庙,供奉的是皇后,金陵都指挥使还会偶尔派人过来看看,谁敢在此闹事。
“薛赞善,你记一下,咱们回京之后也模仿这里办一个女子书院。”
“公主殿下,此事怕是不妥。”
“怎么呢?我有地,有钱,有人,怎么会不妥呢。”
“就是因为公主什么都有才不妥,公主若是办学,那么来上学的必然都是一些朝廷中中下级官员的孩子,真正的平民百姓根本就没有入学的机会,或者说你让她们去学习,她们都不敢,害怕在里面哪天就得罪贵人了。到那时候,这个学校和国子监的甲字班还有什么区别,没得影响了公主的名声。”
见周瑶还有想法,薛宝钗立刻打断,“公主,即便是我们薛家办都不行,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你的手笔,我们只是推出来的管事,又没了公主的名头弹压,情况只会更糟。”
薛宝钗果然突出一个聪明,直接在周瑶把话说出来丢人之前,就把话说了。“公主想要蟠香寺开一个别院也不行,蟠香寺能有震慑力,是因为这里有先皇后娘娘的供奉,这个不能复制,震慑力可就没有了,而且两位大师都是方外之人,有德之士,若是有了别院,很难保证管理的人会是什么品行。也就这种十方丛林的大刹才可能有这种机会。”
周瑶被薛宝钗连着截了两次,虽然也明白薛宝钗是不让她把话说出来丢人,但是心里怎么样都不舒服,多少有点泄气,“那你说有什么办法。”
薛宝钗这才暗舒了一口气,虽然劝谏公主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还是紧张出了一身冷汗,自己多少有点不给面子,今天挨顿揍都没处说理去,挨揍事小,要是被赶出去,可就真的辜负了母亲和兄长的一番努力了。但是现在周瑶找她问计,她还真的有不少想法,基本上都是从和她哥薛蟠聊天中得到的灵感。
想到这里她就不禁埋怨祖上,当初大家都出了钱,大家都去当官了,只有薛家傻不愣登的要了一个紫薇舍人和皇商的名头,断了自家哥哥的前程,否则以大哥的才华,必是宰辅之才。
但是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回答周瑶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