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晓鸥最终还是和父母踏上了南下了列车。
不回去根本就行不通,如果拒绝工作调动,她的工作肯定保不住,没了工作自然也不会有宿舍给她住。
凭着她的存款,是可以在京市生活几年,但以后呢?
上了火车,梅晓鸥没有跟父母同坐,而是跟别人换了票,独自坐得远远的,梅父梅母只当她还在闹脾气,只是无奈地看着。
到了淮市,才下列车,扑面而来的就是落后和土气。
梅晓鸥看着破旧的站台,眼泪差点直接崩出来,但她没有哭,咬着牙独自一人去了新单位报到。
梅晓芸在梅晓鸥新单位附近,给租了一间房子。
没办法,梅家是淮市人,但不是市里的,而是在离市区很远的乡下,梅家没人觉得自己还会有回乡下的一天,乡里的房子和地,都给了亲戚住着种着。
“唉,回来了也好。”梅父向来是随波逐流的人,什么都听家里三个女人安排。
以前在京市的时候,梅父性格不如梅母外放,其实很难跟身边的人融入进去,每天的生活特别乏味。
现在回了淮市,梅父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优越感,交朋友也变得主动了许多。
梅母其实还是喜欢京市的,她向来舍得下脸去讨好别人,不过现在回到淮市,一说起是从京市随女儿工作调动搬来的,总会收到羡慕的目光,她也挺享受。
“好是好,但跟以前还是比不了。”梅母擦着霜,她得好好保养,京市养人啊,她现在走出去,比同龄人年轻了好几岁呢,“下午我去看看晓鸥,怎么还闹脾气呢!”
现在两口子唯一不顺心的地方,就是梅晓鸥还没有回过家。
她都已经找人打听好了,物色到了不错的人选,就等梅晓鸥点头,她请人帮忙介绍了。
梅父对梅母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只说下午约了老头去江边上钓鱼。
二女儿再不再嫁梅父都不在意,反正有梅晓芸在,他的生活质量都有保证,那就不需要他上心了。
不过梅父还是提了点意见,“也别找太强势的,得找个晓鸥能压得住的。”
“还用你说!”梅母心里早有打算。
见她这样,梅父自然就不开口了,他还是别伸手了,管不到也管不了,没有人听他的,只管享福就成。
梅晓鸥工作态度很消极,每天晚上睡不着,翻来覆去地想,要怎么报复梅晓芸。
她把自己的人生复盘了一遍,发现罪魁祸首就是梅晓芸。
是梅晓芸煽动了她的虚荣心,告诉她往上够一够,就能荣华富贵一生,如果没有梅晓芸,她说不定会平平顺顺地嫁个喜欢她的人,安安稳稳过一生。
要报复梅晓芸很简单,梅晓芸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她那个小家。
小家里,梅晓芸最最看重的,又是她的男人和男人的工作,只要从这一点上入手,就可以……
梅晓鸥想破头要怎么报复梅晓芸的时候,姜黎一家人坐在一起,研究向军强对未来的打算。
高考向军强参加了,但他感觉不是很好。
家里之前复习,他根本就没上心参加,就他姐和姜黎两人认真学习,他没考上是正常,他想去当兵。
参军光荣。
向家一家对军人都有滤镜,也都同意向军强去,现在分歧是向军强想跟同学一起听安排走,大舅妈希望向军强能分去向国华以前的单位,想让向国华找点关系。
不过向国华不同意,一个是不愿意为这种事麻烦战友,一个是觉得当个兵,本来就是去锻炼去吃苦的,搞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
本来感情很好的两夫妻,因为这事,最近都不怎么说话。
向军强几次表达意见,都没有用,他的意见在这时候已经不重要了。
这事姜黎没法劝,向国华不是那种阳奉阴违的人,做不到表面顺着妻子,背地里按自己那套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