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爸好歹是当老师的,愿意供女儿念完高中。
她们奶奶说话才是过分,早无数次在家里表示过,家里有一个读了书的闺女,以后好招赘就行了,宋莱读那么多书也没有用,不如早点回家上工。
每次她奶奶一讲这种话,她爸就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然后在各种时候,把这些话拿出来敲打她。
宋骄读书就是理所应当,到她,能有书念,就应该感恩戴德,最好老实听话,好好孝顺父母,不听话不孝顺,那就是不懂事,书也不用再读。
常期处在随时可能失学的患得患失中,宋莱上学很不用心,对升学也没有什么希望,自己没考上,总比考上了不让读强。
“别听你爸说这些,小姨父还是当老师的呢,就这点觉悟。”姜黎听到这些话就生气,“你直管念,外公和姨姥不会不管你,再不行还有你姐我呢!”
姜黎在宋莱她们心里还是很有威信的,这话一出来,宋莱眼睛就红了。
宋莱重重地点头,她这辈子不求别的,只要比宋骄出息就行,比她学得多赚得多,她还要嫁个好人家,气死有眼无珠的亲爹和亲奶奶。
等她有钱了,她就把妈妈和妹妹带走,让宋骄去孝顺她们爸和奶奶去。
以前宋莱还觉得,要更孝顺奶奶,让她知道她比宋骄更好,但心里总觉得这样吃亏。
不过现在好啦,有姜黎这么个现成的例子在前面照着学,宋莱觉得自己只要对妈妈和妹妹好就行了。
反正他们也不喜欢她,喜欢宋骄对宋骄好,以后就指望宋骄嘛。
……
认亲宴办得很热闹,饭后一大家里坐在一起,讨论喻绍唐改姓的事。
这事是喻彦章主动提的,他心里是暗戳戳地希望姜黎能改姓喻的,希望是有点渺茫,但试一试不亏。
“……”姜黎同情地看了喻绍唐一眼。
真的,碰到喻彦章这么个爸,时不时往心里扎两刀子,也是真不好受。
喻绍唐确实难受,他根本就说不出话来,改姓这个问题他想都没有想过,但喻彦章这么一提,他又觉得好像是应该。
可改姓林吗?还是姓舒?姓姜?
“不用改的,姓不过是个称呼而已。”舒兰秋以前心里有些执着于自己的姓氏,但姜黎说了她改姓的缘由后,她就不再执着了。
她想姓黎,母亲过世后就有机会可以改。
只是她胆子小,心里的条条框框太多,一直走不出那一步。
现在那些条条框框没有了,舒兰秋也不想改了,舒是她姨父的姓氏,幼时她在老家过得艰难的时候,所有的温暖都来自小姨和姨父。
小姨和姨父一生无子无女,后来更是在战火中早早去世,她想继续姓舒。
姜外公和姨姥的意思也是不用改,改了心不在也是没用,心里有他们改不改都行。
“不改也行,以后绍唐结了婚,多生几个,一个姓姜一个姓喻,再来一个姓舒。”喻彦章后知后觉想起自家老爷子。
要是知道他领喻绍唐过来认亲,把姓都改没了,老头子说不定会抽她。
尤其是姜黎不改,完全是赔本买卖的情况下。
“爸,你……”喻绍唐。
你是不是太高看我了!
喻绍唐被说得满脸通红,喻彦章则是一脸理所当然,“怎么了?你难道不结婚不生孩子?反正要生的,多生几个不费事,又不要你生。”
“……”姜黎。
男的都是什么鬼东西,说的都是什么屁话。
喻彦章发现姜黎表情不对,也不知道自己是说错了哪句,干脆全盘推翻,“你不结婚不生孩子也行,到时候自己定,或者两口子自己商量,实在不行,多领养几个也一样。”
说完,眨巴着眼看着姜黎,他这么说,应该没错了吧。
姜黎别开脸,虽然是亲爹,但是不熟,随他去吧。
……
喻绍唐不被阻挠执意去了江省的事,喻绍宋很快通过梅晓鸥知道了。
自觉迟了一步的喻绍宋心里暗恨不止,鞭长莫及,他一时竟然也想不出扭转局面的办法来。
喻绍宋深刻地认识到,他不能再留在这里,他得尽早回去。
回京市,去江省,本来爷爷就更疼爱喻绍唐,他不能让喻绍唐事事占先。
本来他是打算让喻绍唐留在京市,他等冬天,提前申请探亲假,直接去江省认亲的。
现在他再不打招呼直接认亲,就是吃喻绍唐的残羹剩饭,好感和优势都被喻绍唐在前面夺走了。
不过他还有一个优势,他可以留在江省,但喻绍唐肯定没有办法放弃学业。
想留在江省,得先回城才行。
要回去的办法有很多。
梅晓鸥现在指望不上,没有工作单位接收的话,那他只能病退或者残退回城。
喻绍宋心里很快有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