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黎美滋滋拿着这一小布兜木姜子去姨姥家,没一会,姜槐序就光着脚,拎着鱼叉、竹篓从杂屋出来。
“你可真会给我找事。”上了半天的工,姜槐序只觉得浑身哪哪都疼,结果下工回到家里,屁股才挨着板凳,又要去沟里摸鱼。
姜黎笑眯眯地换在大舅妈特意给她买的雨鞋,屁颠颠地跟在姜槐序身后。
说起来,姜黎知道享受生活四个字怎么写,却从来都没有真正去享受过,当知青的时候为了生计,有一定的事业后,肩上又多了责任。
两辈子身心最轻松的时候,就是现在了。
“去了别给你小舅添乱。”舒兰秋站在屋檐下,温柔地叮嘱姜黎。
姜黎“诶”了一声,声音飘着,人已经走得没影了。
见状,舒兰秋忍不住摇头失笑,见大嫂看着自己,不好意思地道,“我一直盼着婷……黎黎能活泼一些。”
婷婷是舒兰秋给取的昵称,但除了她和旁人,林家人是从来不叫的。
现在淮市的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她和女儿彻底脱离了林家,那婷婷这个昵称,也可以丢掉不要了。
舒兰秋不想姜黎再因此回想起过去的任何不美好的回忆。
“哎哟,你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黎黎这样多好啊,真学得跟泼猴一样,你才要头疼。”大舅妈不住地摇头。
忍不住跟舒兰秋吐槽起家里几个小的以前调皮的事儿。
“那可真是愁得头发都白了。”大舅妈还拨自己的头发给舒兰秋看,一窝一窝的。
舒兰秋就抿着嘴笑,说等会给她拔白头发。
小河沟边上,姜槐序拿着鱼叉沿着水边仔细地巡查着,姜黎蹲在路边,看着空空的背篓。
刚刚舅甥两个一路走过来,已经有好些人从家里找出工具跟了上来,连知青点的人都来了,不过他们没太往这边靠。
前段时间各大队连流灌溉,河沟里不光水位比平时高,从水库里流出来的鱼也比平时多很多。
这些天不时会有馋鱼的人家在小河沟附近叉鱼。
不过抓鱼这种事,既要有技术,也要看运气。
姜槐序就属于有技术,运气也好的那一类人,别人还没开张的时候,他就已经从沟里叉上来一条三两多的鲫鱼上来。
姜黎颠颠抱着竹篓过去,把鱼接进来。
“五叔,你好厉害!”姜槐序年纪不大,辈份不小,鱼一上叉,旁边就有人忍不住欢呼。
姜槐序一脸得意,“随随便便的事。”
要是姜槐序面前有镜子,他仔细看看,肯定会发现,姜黎臭美时的样子,跟他是一模一样。
“鲫鱼刺多,要是能抓到鲶鱼就好了。”姜槐序边找鱼,边嘀咕。
水库里出来的鱼比河里的鱼好吃,几乎没有什么土腥味儿,比起其他鱼,姜槐序最喜欢鲶鱼,没什么鳞不说,还刺少肉嫩。
做木姜子鱼用鲶鱼最好了,再加上坛子里的酸菜一块煮,香得人舌头都能吞下去。
姜黎点头,现在还没有多少鲶鱼脏的观念,有得鱼肉吃就不错了,而且脏不脏的,也要看生存环境,水库里的水质极好,鱼肯定不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