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虽不能彻底消灭蒙古骑兵,但靠着边关军民众志成城,守城轻而易举。即便有小胜,大军也不曾追击,固守城池。】
【然而盛仁宗的固守政策,像是给异国递出了一个信号。再加上治武大帝的去世,边境战火,再次拉开了序幕。】
【尤其是躲入阴山祖地的鞑靼,更是卷土重来。】
【盛仁宗当机立断,派大军出关,攻伐来犯异族。然边关各族经过几次打草谷之后,如同饿狼尝到了甜头。】
【毕竟此时的大盛王朝,即便是边境,相比较贫瘠的草原和漠北,都是富得流油的存在。】
【大盛的强大,即便是面对蒙古铁骑,亦是不差分毫,甚至能稳胜之。但如此就能遏制异族的野心,显然是不足的。】
【梁王主动请缨,亲率十万大军,一路北上,清扫各地异族。所过之处无一败绩,一路横推,与大将军直面蒙古铁骑。】
【双方数次交战后罢兵,大军班师回朝。梁王的威名在军中就此建立,再加上边境一地百姓的称赞,让他的名头一时无两。】
【好在梁王返回京师后,主动交出兵权,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每日除了去演武场练兵,就在家中偷闲。】
【第二年秋收后,兵事再起。不胜烦扰的盛仁宗在大臣的建议下,派使节团前往鞑靼,瓦剌,蒙古等诸多邻国商讨。】
【使节团带回了异族狮子大开口的物品单,盐、铁、丝绸的数量更是气的盛仁宗怒极。】
【泥人还有三分火大战开启,盛仁宗一改往日固守政令,全权由前线将领,自行判断出击时机。】
【梁王的强悍,再次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更是将鞑靼的人马砍杀的四处乱窜,颇有当年治武大帝在世的威风。】
【然而梁王在击溃鞑靼部后,在返途过程中,却被蒙古大军围剿致死。这对于整个大盛王朝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尤其是死的还是当今陛下的弟弟,也算是大盛开朝以来,死的身份最尊贵的人物。全军不敢恋战,固守边境城池后,将此事上报朝廷。】
【听闻噩耗的盛仁宗,更是当场在大殿上晕了过去。】
【来年春,盛仁宗不顾群臣反对,亲率大军,誓要给异族一个血的教训。】
【治武四十九年,夏。盛仁宗沈幕在军中身染恶疾,不幸去世。】
皇室祠堂中。
一身素缟的沈晔,神情恍惚的跪在灵位前,怔怔出神。
三天三夜都未曾合眼的她,就这么愣愣的看着灵位上方的三幅画像。
太祖沈信,盛德宗沈安,治武帝沈齐。
他看着自己爷爷的画像,已经良久良久了。
“三叔……这……这是,盛极致衰么……”
宗室祠堂中,只有他们两人。
沈渡盘膝坐在了蒲团上,靠房柱边,看着他淡淡道:
“你爹不得不去……父皇本就戎马一生,梁王更是死在了战场上。他想要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堵住蛮夷说他懦夫的激将法,就不得不上战场。当然,大哥也想报仇。”
“最重要的是,他不想父皇开创的治武盛世,在他的手中走向衰弱……至于你说的盛极而衰?这不是还有你么,撑住就过去了,大盛不是区区蛮夷能拉下马的。”
像是找到了心灵支柱,沈晔恍惚的看着前方画像,茫然道:
“三叔,我怕……坐不好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