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百姓或许被异族的铁骑,践踏的闻风丧胆。
但在治武帝数十年来的巡视下,他们的脊梁,逐渐挺立了起来!
尤其是治武大帝乃是一代明君,更是让边关百姓再无从前的懦弱,胆怯。
有的,是敢于面对异族的热血,和守护家园的决心!
可以说眼前的老人,以一己之力,铸造了边境百姓的脊梁!!
听到这个答案,梁王沈元的余光,就没离开过老人那沟壑纵横的脸颊。
可惜他看到的,是如同湖面一样平静的表情。
“这答案,凑合吧。”
低语一声,老人看着眼前的篝火,喃喃自语道:
“我这一生,犯过大错……谋逆造反也好,乱臣贼子也罢,我都认。”
听到这句话,在场所有人都屏气凝神,丝毫不敢发出一丝的声音!
唯有老人眼前的篝火,爆出了一连串的碎响声。
或许也只有治武大帝自己,敢说这句话。
因为以前以此抨击过他的人,都死了。
但明白人心里都知道,当年的三王爷沈齐不反,那么死的就是他!
“可谁又知我殚精竭虑,从没睡过一天的安稳觉。上阵杀敌更是一马当先!寒冬之际亦是爬冰卧雪!”
想起往昔的峥嵘岁月,治武帝叹息一声,摇了摇头轻声道:
“有大过,可我也有大功!”
说到这,老人的嘴角这才露出了一丝笑容,微微仰头,看着天上的明月,轻声道:
“封狼居胥震慑边境,治武盛世百姓安居,治武大典修史传承……嗨!”
说到最后,老人一声感慨。
就见他双手扶着膝盖,缓缓起身,走向了身后的帐篷:
“也不知后世的人,会说我功在千秋,还是过大于功……”
而此时的帐篷外,所有人都单膝跪在了地上,静静的恭送着这位大盛帝王!
【治武四十三年,秋。盛王朝治武大帝,于归途在梦中去世,举国哀悼。】
【太子沈幕继位,不敢有丝毫懈怠。比之治武大帝多有不足之处,但守江山当一代仁君,绰绰有余。】
【在其执政期间,广施仁政,接纳百川。赋税更是减到了历代最低,天下百姓无不称赞其仁爱之名。】
【治武四十四年,边境摩擦不断,异族‘打草谷’事件,再次出现在了大盛边境。】
【治武四十五年,蒙古起兵,来犯大盛王朝边境。盛仁宗沈幕派遣朝中大将前往边境。】
【并非是盛仁宗不想御驾亲征,效仿先皇。而是他自幼身患红斑,也就是俗称的湿疹。难以根治,一旦长时间出汗,全身奇痒不说,皮肤还容易糜烂。】
【这也是盛仁宗极少出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