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规则年年换,今年还真是奇怪的很,上场人数分三批,不按初赛成绩,反而是按大家的姓氏笔划,让一堆关注比赛的老师和学生都暗地里吐槽了许久。
都走到这了,还得比拼一下运气。
“没事,坐下来揉揉,我们先缓缓。”
秋兮也是想到了,“于”字,可不得考前嘛。
不过她看着她人一直站着,没一会就走动一下,也不是个什么好法子,干脆就伸手把人给拉在了一旁的凳子上坐下。
平心静气,能缓一会是一会儿了。
然后坐下来的于歆歆跟着一旁的李杜,就开始了呼气,吸气的吐纳运动。
不得不说,效果不大,但也有点用。起码等到要去前台的时候,腿已经看不见抖了。
时间慢慢流逝,前期定题写稿的准备工作完成,登台演讲也随着拉开了序幕。
果然是赛区的题,还是具有赛区特色的,和初赛大差不差。
初赛还说着零和博弈与合作共赢,这次题目直接很明确的指向了命运共同体。
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题材很切合实事,连要求都是偏向结合实际的个人主观论述。
这种就真的很容易把人带坑里。
如果你看的多了,那必然会用的多,不怕不会,就怕会的太多,可能不自觉的就开始搬运了。
就像你看书,知道的是对的,但当老师叫你理解的时候,你说出来的却是背诵,结果你是对了,但内容绝对不会出彩。
还有一种就是压根不看的,要么说不出来,要么说出来的就是空且虚,没有共情点。
不过能走到这的,多少也能说出来一些了。
所以等第一个人正式上台之后,一个一个轮下去,因为时间有限,确实或多或少的出现不少问题。
秋兮这边,于歆歆是第一个上去的,中规中矩的是那种老师会喜欢的答卷,但又不是那种会让人脱口而出感慨的。
不过因为是第一批,表现的稳重,所以分数也没有很低。
倒是李杜,第二批考前,这回是稳着妥妥的心态上去的,起码秋兮看着是他第一次这么定神的说完了。
不过她提前上去准备的时候,倒是听到了一些老师们窃窃私语,就寥寥几句。
说的就是气场是有了,就是内容不够出彩,好的是自己圆回来了。
后面的秋兮已经没有时间听了。
因为她也在第二批,之前李杜讲的时候,她听开头不听结尾的,还真的没有听全了他说了些啥,然后就已经起身了。
因为有丁玉京把关,作为一个摸透了题型的老师,他给出的建议可不是一般的水平。
起码这个题目就在之前的准备内容里,考虑到初赛的题目,他还专门找时间和秋兮说了一下的。
所以上去之后,秋兮真的是毫无压力,甚至还能空出心思去注意自己的表达,真的是胆子很大了!
而这一幕也被一旁的评委老师注意到了。
柳青云和元磬两人听到最后,对视一眼。
没想到,这个老家伙年纪都这么大了,还能遇到这么一个苗子。
不过具体的,还得他们真的了解了才算数。
不然到最后又被这人坑一把,从年轻坑到老,属实是被坑怕了。
已经结束的秋兮,丝毫不知道她就这么进入了两个评委老师的观察名单里。
此时下台的她,已经被李杜拉着出去,准备吃点东西直接准备下一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