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娄师德和狄仁杰等人反对抹平官员与朝廷雇员的差别。
因为那样一来,朝廷治下的官员数量可能会成倍增加,很容易造成冗员的问题。
长孙冲与杜构等人认为根本没必要大动干戈,只需要在官员和雇员之间增加遴选机会,让更多的雇员可以转化为官员就能解决问题。
以琼崖侯府弟子为核心的朝廷中枢之间第一次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李承乾在考虑要不要与他们达成妥协,可是理智告诉他,不能和稀泥,给大唐的管理体系留下太多的隐患。
议题暂时搁置,李承乾与吴闵、狄仁杰和娄师德乘飞机来到了琼州,请吴正义和李世民定夺。
李世民明确表示不会再管朝堂的事情,自己跑到洛阳去做唱片了。
吴正义也懒得搭理他们。
一个穿越者,一个能当家的皇帝,外加一群名相名臣,连这点破事都搞不定,大唐还不如直接宣布倒闭算了。
吴正义的原话是:“你们都不是孩子了,凭什么事事都要来烦我这个家长?”
几人兴致勃勃的来,灰头土脸的走。
对于吴正义的态度,大概只有李世民一个人是最高兴的。
吴正义不管事,对于皇权来说就是最大的好消息。
不过对于习惯了有吴正义存在的皇帝等人来说,一下子就失去了主心骨。
什么事情放在吴正义面前都不叫事,可是放在他们手上就显得有些棘手了。
心里有些慌呀!
吴正义就是想让他们摆脱对自己的依赖,绝对不是为了偷懒。
大唐的变革一直在进行,李承乾等人其实已经有了应对一切的能力,只是心理上的依赖迟迟无法消除。
吴正义就是要锻炼一下他们。
当然,吴正义敢撒手不管事的原因在于,大唐的管理体系对于区区几千万的人口而言,绝对是够用了,再怎么调整都不会出乱子。
李承乾他们有能力调整整个大唐的区划,制定出新的三级地方治理体系,搞定管理体系也没问题。
他们只是脑子还没有转过来弯而已。
吴闵私下给他发电,询问他的意见,吴正义回电的时候是只字不提,还询问闺女什么时候带女婿回家。
吴闵当时脸就黑了
吴正义和李世民都不管事了,可是事情还要办,李承乾他们只好继续消耗自己的脑细胞。
讨论一直没有出结果,李承乾下不定决心,朝堂上人心惶惶。
直到吴闵闲来无聊,去长兄家做客,无意间向吴宣提起此事,她才突然开窍。
吴宣是这么说的:“大唐的社会上升渠道畅通无阻,皇帝他们愿意怎么调整就怎么调整。”
“只要不阻塞上升通道,雇员和官员又有什么区别呢?”
旁观者清。
不在漩涡之中,吴宣的思维就要开阔的多。
李承乾和吴闵他们就是思维不够开阔,才会陷入到自己给自己编织的思维陷阱之中。
吴宣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李承乾心里有了底气,做事的时候就放开了。
李承乾干脆重新设计了一套官员级别来模糊官员和雇员的分别。
大唐原来的官员分九品三十级,包括爵位、文武官位和勋位等。
各级官员还有不同的官位名称对应,加上那些荫官、散官、勋官等等,复杂且凌乱。
唐承隋制,这套官职系统实际上是杨坚与关陇军事集团和世家门阀之间达成妥协的产物,为的是安抚相关利益方。
后来确定下来的三省六部制虽然做了很大程度的修改,来适应朝廷统治的需要,可并没有脱离原有官职系统的束缚。
各级府衙和朝廷的三省六部九寺之间存在着大量职能重复的官职和部门,而且这些部门之间喜欢相互扯皮,极大的影响着朝廷的行政效率。
即便是从贞观朝开始,雇员体系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但是官员体系中的低效工作依旧大量存在。
既然要调整官员和雇员体系,李承乾就打算从根子上消除这些严重影响朝廷运转的问题。
所以他提出的调整方案就显得非常的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