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青反驳道:“此言差矣,难道因为海盗倭患就弃大海不顾?
何为江山?
山为陆,江为水,陆地是我大明疆域,海洋便不是了吗?
今日因为海上不平静,就要丢弃大海,他日边疆受到侵扰,难道还要让出大明疆土?”
兵部尚书脸孔涨红,又惊又怒,许青的这顶帽子盖得太重了,他再反驳就成了是奸佞之臣。
刑部尚书出班道:“长青王莫要偷换概念,大明自然不能因为倭患而胆怯,但积重难返、尾大不掉的弊端王爷你为何闭口不谈?
听闻昔日长青王便身兼神机营、水师,如今一个劲儿蛊惑皇上开海,不知是何用心?”
“呵呵……尚书大人说本王是何居心?”许青反问。
“你……”
刑部尚书哑口无言,他还真不敢明说,诽谤王爵最轻也是个罢官免职。
曹亮出班道:“皇上,番邦小国确有可取之处,但若为了蝇头小利堕了我天朝威严,实不可取,即便通商,那也得以进贡的方式,番邦小国也配和我大明平起平坐?”
文臣们顿时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纷纷附和。
许青肝疼,开海通商是蝇头小利?
扯犊子嘛不是?
许青反问道:“曹大人,我华夏礼仪之邦,所谓礼仪,难道就是逼迫那些番邦小国称臣?”
不等曹亮回答,他继续道,“再者,倭国、朝鲜已经明确表示称臣,随着开海政策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国家会认识到大明,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愿称臣?你对大明就那么没信心?”
“我……”曹亮张口结舌。
……
许青舌战群儒,一句一个坑,话里藏针,谁也不敢轻易反驳。
不到半个时辰,就将文官集团驳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朱元璋见时机成熟,当即拍板:“开海通商势在必行,另,新型作物也要在两广、两湖、河南、山东等地种植。”
见文官又要反对,他补充道:“在贫瘠之地种植!”
“好了,散朝!”
朱元璋不等群臣行礼,他就哼着小曲儿离开了金銮殿。
武将们见文臣被许青怼的没有半点儿脾气,心里畅快无比,也怀着愉悦的心情离开了金銮殿。
许青终于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这政策总算是推行下来了。
万事开头难,这最难的一步迈出来,后面的事可以慢慢来。
出了宫门,许青刚要上轿子,却被人叫住,回头看是礼部尚书,停下步子道,“曹大人何事?”
“王爷,下官相信你主张开海是一番好意,但……”
“曹大人若有空闲,不妨到本王府上一叙。”许青邀请道。
一方面他对这位礼部尚书观感不错,另一方面,他也不想跟文官集团彻底闹僵。
如今,户部张昶已经被通商的利益吸引,和自己一条战线,若是再将礼部拉拢过来,那文官的反对之声就更小了。
礼部实权很大,可以说大明往后的官员都要经过礼部,因为科考就归这个部门管,此外国策诏书,都要经过礼部,若是他肯支持,那以后推行国策,相对会容易很多。
李善长那厮滑得跟个泥鳅似的,凡事没有大定之前,绝不轻易发表观点,一直处于墙头,风往哪吹,他往哪倒,深谙和稀泥之道。
许青想指望他,比登天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