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烨心中暗暗给这位礼部尚书记了一笔,就算这家伙不是乱贼一党,那也绝对是个蠢货。
不管心中如何想的,不过面上,冯烨依然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可以,那就先按你说的办。”
“陛下,此计不妥……”李炜还想要说什么。
冯烨却冲他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多言,此时只是权宜之计,等到过了明天,完成了登基大典,一切也就恢复如常了。”
下面的几名大员,都跟着心中暗自窃喜:“等到过了明天,这京城究竟是谁做主,那可还不一定呢!”
冯烨心中也在暗自高兴:“现在该跳的人,都跳出来,看来明天就可以收网了。”
究竟谁能笑到最后,那还要看各自的手段如何。
命令传下去,当即就有许多达官贵人的家属,带着家奴,婢女,纷纷逃出城去。反倒是普通老百姓,一个个都安分的回家了。
就算那些在外面有亲戚的人,这会儿也舍不得走了。一来让他们交出粮食,他们舍不得,二来如今正是缺粮食的时候,粮食放在家里,那还不把贼都给招来?
一场风波,看似消弭于无形,但是其实只是潜藏在水下,正在汇聚更大的风波。
各路统兵大将的府邸,都有人前往拜访,而且这些人,还拿着丞相李炜先前提出的那个让百万大军北上的办法。
这份办法,可谓是让军官们对李炜这位丞相是恨之入骨。连带的,被痛恨的,还有冯烨这位即将登基的皇帝。
因为来人说的明白,这份计划,等到登基大典以后,就要实行。一旦冯烨真的登基为帝,只怕这百万大军,就要葬送在他的手中。
城中缺粮的事情,将领们大多都知道一些,现在看到这份奏章以后,相信的人在大多数。因为只有这个办法,能够解决问题。
第二天一早,就是冯烨的登基大典。
冯烨领着刚刚被册封为王妃的秦可卿,同乘一辆车,出了宫门。一般的皇帝登基,只需要在宫中举行,不过冯烨准备当着百万大军的面登基,所以需要一个更加宽敞的地方。
文武百官随行,前后都有大批的军队随行,道路两旁早已经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在道路两旁窃窃私语。一直行至城外军营。
百万大军早已经集结完毕,排着整齐的队形在这里等着冯烨的检阅。校场上的点将台,也早就已经搭建完成。
按照登基大典的流程,本该先是群臣劝进,却没想到,户部尚书率先跳了出来上凑道:“王爷你是先帝之子,登基为帝,原也应该。只是如今京城之中粮库空虚。
百万黎庶子民嗷嗷待哺的等米下锅,军中百万将士,如今也已经快断顿了。
王爷何不先解决了粮食的问题,也好让百姓和将士们安心。”
户部尚书这一番话,顿时引起许多旧臣的响应。就连下方百万大军当中,也有不少士兵和军官跟着鼓噪起来。
“大胆!今日是王爷的登基大典,不是早朝,此事等到王爷登基以后,自会解决。”小德子率先跳出来说道。
“此言差矣,是百姓的吃饭问题重要,还是这个登基仪式重要?
这登基大典只是一个仪式,只要王爷能够解决百姓和军队的吃饭问题,那百姓和军队自然会拥护你,哪怕没有这个登基大典,你也依然是皇帝。
但若是王爷不能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那就应该让能够解决的人来当这个皇帝。”礼部尚书站出来,当着百万大军的面,慷慨激昂的说道。
只可惜他虽然说的大义凛然,但却没什么卵用,因为百万大军,人数太多了,他们距离点将台又远,下面的士兵,和外面看热闹的百姓,根本就听不清这里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