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在交战过程当中就断粮了,大军溃败。起码也不会对大梁造成什么危害。只要将对冯烨足够忠诚的二十万辽东军留下来就好。
所以说,玩政治的心都脏。若是冯烨前几天没有偷偷的装了一批粮食在空间之中。说不定迫不得已之下,也只能使用李炜的这条毒计了。
没办法,战死总比饿死强,而且万一战胜了,那就不用死了。无论怎么算,都是值得拼一把的。只不过到时候会死多少人,那可就不好说了。
“李丞相的计策不错,不过毕竟明日就是登基大典了,什么事情,都等到明日以后再说。”冯烨推脱道。
“王爷,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妇人之仁,现在本就缺粮,到时候万一有心人再以串联,明日登基大典的时候,只怕会有些威胁。
此事宜早不宜迟,最好今天就动手。免得夜长梦多。”李炜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在所有人的心目当中,这登基大典,自然是兵力越多越好,兵力越多,才越能说明国家的强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能够在这个时候,不惜得罪冯烨,也要直言进谏的李炜,让冯烨对他又高看了一眼。
“李丞相放心,且在等一天而已,出不了事情,本王自有计较,不必再多说了。”冯烨挥了挥手,强势的说道。
“臣遵旨。那臣就先去侦查一下,那几家大粮商的仓库所在。明日动手的时候,也好做到有的放矢。”李炜一脸愁容的走了出去。他现在是真的担心。
冯烨心中一动,便将刚刚李炜的计策写成了一份奏折,送到了文武百官的手中。没有比这更好的饵了。
此时的城门口已经被封锁了,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所有人都不允许出城。但是大家还是拥挤在城门这里,不愿意离开。
更有许多人在人群之中煽动,想要蛊惑无知的百姓前去冲城。
这些人当中,有些人是始作俑者,他们的家人早已经送出城外去了,此刻混在人群当中,不过是有意的在制造恐慌。
还有些人是嗅觉灵敏,感觉最近京城当中不安全,要出事儿,所以这些人就都想着,先将家人送出去。此刻见到封城了,就更加证实了心中那不好的感觉。就更加想要出城。
这两种人是心照不宣的在鼓动,就想要有人冲城好制造混乱,让他们有机可乘。城中越混乱,他们的机会就越大。
很快消息就汇报道了冯烨这里,城门守将,也不知道,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只能逐级的向上汇报。其实他们现在心中也慌,没粮了,他们这些当兵的也是一样要挨饿。
随着消息一起过来的,还有朝中的一些大臣也都跟着一起过来了。
冯烨看了看下面递上来的奏折,面带微笑的吩咐道:“传令下去,今日提前宵禁,为明日登基大典做准备。凡是宵禁后,还停留在街上的人,统统都抓起来。”
“尊令。”侍卫领命就要走。
“王爷,这么做的话,岂不是更加让城中人心惶惶?臣倒是有一个主意,可以缓解城中的慌乱。”礼部尚书提议道。
“说说看。”冯烨饶有兴趣的问道。
“王爷,咱们可以让人离开,但是粮食留下,不允许一粒粮食出城。这样一来,大多数的百姓,都会放弃出城。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就闹不起来了。
而那些宁愿空手,也要出城的人,都是在城外有产业的大户,他们出去,还能为城中节省下来,许多粮食。”这位礼部尚书侃侃而谈的说道。
这条计策看似不错,其实却是包藏祸心,之前说城中粮食告急,虽然是确有其事,但是没有官方证实,就只是谣言。许多百姓还是将信将疑。
而一旦听了这位礼部尚书的计策,只怕马上所有人就都会知道,城中确实无粮了。明天就会有更大的动乱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