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这个时期,新旧交替,少有人私行在后世不引人诟病,受前朝的思想遗留,有几房姨太太或者红颜知己,外人看来都不是事。
绿皮火车还是以蒸汽为动力,停下时有呜呜呜的鸣笛声,海市站的车站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流走出站门。
陆无雪戴着女式的礼帽,穿着一件棕黄色的大衣混迹在人流中,除了长的漂亮,能惹来几道注目,并不算太起眼。
国外风潮流进本国后,类似的西式打扮女人多不胜数,走在大街上十分普遍。
脚蹬马丁靴,她压了压帽沿,提着这个时期独有的手提箱。
海市作为东方当时的明珠,其繁华是连南京都要自愧不如的程度,大上海,夜上海,也称作为东方的不夜城,因与国际接轨而高速发展。
复兴社是黄埔系的直属,如果是过几年没准龙蛇混杂,今年刚建立的复兴社,上海站站长同样是陆腾华的部下,与老头子有师生之谊。
初建人手短缺,这位师兄年初单枪匹马来到上海,一个人组建起海市复兴社构架,因此看上去没有南京的总部齐全。
海市复兴社坐落在一栋写字楼里,上面并未挂着什么牌子,来来往往都是便服特务,离这里不远处就是上海巡捕房。
“小师妹!”
王冠应接到陆无雪十分高兴,这个年代师生相当于父子,老师送小师妹过来做任务,这一定是信任他,没忘了他。
“王师兄。”陆无雪应了一声,看上去又恢复以往的没个正形,笑的懒洋洋。
没见过几次这个小师妹的面,王冠应也不太确定小师妹以前的样子,他有种多了一个小师弟的微妙感,笑意顿了一瞬才热情招呼道。“走,好不容易来一回,今天师兄请客。”
“咱们前面西餐厅吃去!”
“王师兄这工资,够吗?”不是陆无雪给这位师兄拆台,海市不比别的地方,看情报上这一年王冠应也不好过。
别的地方还能勉强管辖,复兴社和巡捕房两个部门控制整座城市,在海市这地方,复兴社也施展不开。
这里非但接轨国际,还有个租界,当地巡捕房都不知道听谁的。
党国的津贴都不算高,体制内的军官的大头都是外快,这也是默认的规则。
海市站的权势不大,少有赚外快的事,王冠应即使身居站长,日子过得也不算宽裕,他也是复兴社分站长里面最惨的一位。
站在不太起眼的写字楼里,陆无雪打量了一番海市复兴社的成员,心里也有了大概的印象。
是真的挺简陋。
“我这也没有别的什么用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有什么够不够的?”
刚立业还未成家,王冠应还没什么对钱财的概念,就算小师妹今天不来,他同样要按照惯例去喝酒的。
“那就拜托王师兄你了。”陆无雪将手提箱放在安全的地方,勾唇轻笑了一下,看上去明艳又没其他情绪。
“老师待我恩重如山,小师妹是老师的侄女,那就是我的妹妹,师妹说这个可折煞我了!”
党国的军官别的不说,在文化方面,大多能在外面撑撑场面,黄埔系的军官大多是南京军官学校出来的,身上自带青年才俊的气质。
西餐厅在后世十分普遍,在这个年代是海市才有的特色,陆无雪戴着纱帽,换上特意带过来的黑色衣裙,这身装扮引的王冠应愣了愣。
“小师妹,你这次过来是有任务吗?”
放着留声机的西餐厅里,陆无雪坐在王冠应的对面,餐桌上摆放着一支玫瑰,餐刀几近无声的切下一块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