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吃罢,天色也暗了。
姜栀给蛋子铺好床褥,他就自发的一溜烟上去盖好,乖巧道:“妈妈,蛋子好好睡觉,你去工作吧,加油哦。”
说话间,蛋子还不忘伸手冲姜栀握了握小拳头。
姜栀失笑。
待蛋子闭上眼,她才轻手轻脚的走到桌边,奢侈的点燃煤油灯,铺好白纸,拿起钢笔开始仔细翻译起这份外商文件。
她今天已经打听清楚了。
付编辑名为付东升,是大名镇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主编,平时就带一些作者,负责出版书籍,今天镇里和一个外商谈成合作事宜,就出了这么一份重要文件。
可惜镇里文化水平有限,也有会英文的,水平不达标,翻译起来磕磕绊绊,镇长焦头烂额,只能和他们出版社接洽,希望出版社能接下这份工作。
这份合同,足够促进整个大名镇的经济!
要知道,现在的聚华街还是一条寥无人烟,待修葺发展的街道,若外商租赁下来,不仅能给镇里省下一大笔装修费用,还能引进一些别的城镇所没有的洋玩意。
姜栀一行一行,翻译起来行云流水。
她也认真看了这份文件,还在空白纸上一一罗列出条例的不合理处,希望能给镇里一些有用的建议,她也不想让外商占了他们的便宜。
这一通翻译下来,时间已经很晚了。
姜栀打了个哈欠,把翻译好的文件整理好,又抽出一张白纸,工工整整在纸上写下了《射雕英雄传》第一章内容,金人攻宋,宋军节节败退,民不聊生……
金庸老爷子的作品她几乎能够倒背如流,转化成文字,即便描述水平一般,也耐不住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姜栀写满两张纸,吹了吹上面的墨水,十分满意自己的勤奋。
既然通过翻译已经搭上了出版社,那自然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当个文抄公,耐心赚取一些长期资金,而且小说热马上就要兴起了,这可是一块儿大蛋糕,值得分一杯羹。
这时候,天都快亮了。
姜栀展了展腰,看了一眼蛋子,他睡得正香。
她起身去厨房洗了把冷水脸,切了把葱花,把昨晚剩下的米饭简单炒了炒,吃过后,天已经蒙蒙亮了,外面也有了响动。
她盛了一碗炒米,端到屋里的桌上,也没打扰熟睡的蛋子,端上昨晚特意留出来的一大碗红烧肉,出门往姜书记家走去。
她今天要给蛋子办好入学手续,他上学了,她才好去镇上办事。
姜栀走到门口时,田焕梅正在扎头发,一看到她,笑眯眯的打了声招呼。
她昨天已经听小儿子说了,姜栀子坐车还给了几毛钱,这可比一毛不拔的白香芝姜桂芬强多了,平日村里人搭车都是免费的,谁能想起给钱的事儿?
这妮子年纪不大,倒挺会来事的。
田焕梅心里想着,一看到姜栀手里端着的肉,笑意更浓:“今个过来有啥事啊?”
姜栀笑吟吟道:“婶,蛋子户口也办好了,我想把他送到咱村的小学去,这事儿还得麻烦叔走一趟,这不,一大早就过来叨扰了,真不好意思。”
说着,还把手里的肉递了过去。
田焕梅看着,心里满意极了,也没推搡,说道:“你叔在屋里呢,我这就去把他叫出来,正好要送跃进去学校,你也跟着去吧。”
姜栀颔首,笑着应了声。
田焕梅端着肉进了屋,不一会儿,姜德海就拿着自己的旱烟杆出了门,看到姜栀,熟稔的打了声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