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就知道二皇子四皇子会动手,老皇帝不可能以身犯险,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安西郡王配合着老皇帝演戏,做出老皇帝就在这的假象,惊慌失措地大喊大叫,更让那些叛军来势汹汹,放松戒心。
在狩猎场外面的一帐篷内,老皇帝眼瞧着一批又一批的军队赶来狩猎场,有的是救驾,有的是浑水摸鱼,更有的,是落井下石。
“陛下,安西郡王大败叛军,叛军首领的头头已被割下脑袋,还望陛下检查。”
兴奋的小内监拎着一木盒子,兴冲冲地到老皇帝面前报喜了。
老皇帝阴沉的脸终于转晴,“好,很好,不愧是琦儿,没有辜负了朕对他的期望。”
二皇子四皇子想兴风作浪,老皇帝何尝不知?但他想着,给他们一个机会,若迷途知返,他可既往不咎。
奈何,二皇子四皇子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自寻死路。
三皇子全权负责狩猎场的保卫工作,却神奇的消失了,这一点也叫老皇帝耿耿于怀。
朱皇后王贵妃的派系斗争竟到了这个地步,没有人盼着他活下来。
想到这里,老皇帝的心情复杂极了。
“陛下,臣等幸不辱命,剿灭反贼。”风尘仆仆且浑身是血的安西郡王即刻赶到帐篷里,向老皇帝复命。
老皇帝打量着这位出彩俊秀的少年,满是感慨:“琦儿,你和你的父亲很像。”
老郡王是骁勇善战的猛将,当年老皇帝登基之前的小骚乱,还是老郡王带兵平定了。
只是 ,大局已定后,老郡王因帝王的猜忌心理,反倒是被逼着跟自己过不下去 ,身体越来越差,药也不喝,没过多久就走了。
对老郡王的死,老皇帝不是没有愧疚之心的,要不然他不会召安西郡王入宫生活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顾好他的遗腹子,可是, 郡王妃以泪洗面,儿子在宫中见不到面,也跟着抑郁而亡。
老郡王上一代的恩怨,影响了老皇帝待安西郡王的态度。一方面想补偿弥补,另一方面恐他恩将仇报,报复他当年的所作所为。
于是,若即若离 ,忽冷忽热,他们的关系扑朔迷离,外人看来是亲密无间。
安西郡王嘴角的笑容差点维持不住,他和他的爹不像,还能像谁?
“琦儿,你是忠臣,是大晋的顶梁柱,有你辅佐储君 ,朕完全可以放心。”
陈年旧事被勾起,老皇帝突然想好好补偿眼前这位失孤的少年。
安西郡王当下谦虚推辞,“陛下,微臣才疏学浅,无知浅薄,恐有负陛下的厚望。”
既然皇子们猜忌他的格局一时之间打破不了,那不如由他重新规划局面,化被动为主动。
他不想当皇帝,却不等于任人宰割。
老皇帝摇了摇头,“不, 朕说你行,你就行。那些成年的皇子们,心大了,不合适,小的倒是可以看看。”
十皇子和十一皇子岁数最小,母亲出身寒微,无所依靠,让他们其中之一当皇太子 不单单可以保障老皇帝手中的权力暂时不必分走,同时,也能进一步栽培和拉扯新一批的官员。唯一的不足是,老皇帝岁数渐长,随时随地可能早一步驾崩,到时候君弱臣强,怕是江山易主。
安西郡王是预留的新天子的班底大臣,未来是位高权重的,并且,老皇帝也下了一道诏书,保证了他们这一脉不至于被篡位夺权,但是,也能进一步保证了安西郡王该有的荣华富贵。
安西郡王低头,“陛下可有决策?”
“老十稍长,也懂事。”
老皇帝深思熟虑后 ,决定立十皇子为皇太子。首先十皇子背景清白,未曾和朱皇后王贵妃有一丝一毫的联系,其次,十皇子比十一皇子大,也很懂事,确实算比较好的苗子。
二皇子四皇子的叛军已被镇压下去,两位昔日高傲的皇孙贵胄, 转眼间变成了阶下囚。跟着他们的党羽杀得杀,死得死,走得走,树倒猢狲散。
随着问罪两位皇子的圣旨一块下来的,还有对后宫的相关训话。
朱皇后位在中宫,教化无力,着禁足三年,与此同时也贬王贵妃为王才人,王家人锒铛入狱。
与朱皇后王贵妃一块倒霉的,同样少不了上蹿下跳的安国公府。
安国公褫夺爵位, 改封安县侯,男丁官职一并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