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她惊世骇俗,那不妨做得更大更好一点。
“德宁倒是乐见其成,想让文琰先进宫,届时想做什么都方便多了。”
陆离说道。这年头她大权在握,手握天下兵马,大雍的天下绝大部分是她打下来的,在民间,她的名气与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小皇帝,更何况是德宁大长公主。
本身大雍全靠陆离撑着,鲁国公府是她的亲人家属,顾嘉树四兄弟也一直为她卖命效劳,只是外人了解不多罢了。
有江湖高手和天下行商第一人幕后支持,陆离即便是退居幕后,推人上位,她也吃不了亏。
文修闻言,巧笑嫣然,“改天换地,就在这一刻了。”
傅琏是病秧子,时日无多,裴文琰当了皇后,那等于是掌控了朝堂。
大长公主也可功成身退了。陆离的目标,也就算是圆满实现了。
“母亲,那个皇帝长什么样啊?”裴文琰手捧经书,兴致勃勃地过来请教陆离,没想到却听到这出墙角。
陆离面色从容,冲她招了招手,笑着问她:“你想进宫吗?”
“想,当然想,”裴文琰的眼中尽是渴望,“那是我唯一能够接触皇帝的方式,有母亲在,我以后做什么,都有母亲兜着呢。”
失去了亲生父母,她还有一个全心全意疼爱她的义母,于她而言 ,义母就是她的生身父母。
陆离随后讲了这个时空并不存在的武则天故事,对她说道:“有一就有二,你且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傅琏想拉拢陆离打压德宁大长公主,从这一点来说,小皇帝也是有傅湛潜质,遇事不决,先找女人。
或许联姻是好办法 ,但陆离看不上。不能光明正大地在朝堂上夺权问政,本身多少是能力有限。
裴文琰听了武则天的故事,备受鼓舞,“她能做的,我怎能不做?”
要做,就做个最大的。这是陆离的想法,同时也是裴文琰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
……
永平十四年,德宁大长公主替天子傅琏向大将军陆离提亲,聘陆离之女裴文琰为皇后,三月七号,帝后大婚,十里红妆,盛世婚礼,举国欢庆,大赦天下。
永平十五年,病重不起的皇帝傅琏不得不将朝政悉数委托于皇后裴文琰,裴文琰上朝听政,掌问军国大事, 一时之间形成大长公主与皇后临朝的局势。
民间有言,皇后皇后,皇帝之上。彼时,多年不归京的大将军陆离带领百万兵马回朝,民众欢呼。皇后裴文琰亲自拜访 ,母女相谈甚欢。
之后,陆离官拜太尉,封信国公,享亲王待遇,帝后恩宠备至。鲁国公府也被降旨世袭罔替 ,不再降爵,国公府千金亦一一封了县主,贵震天下。
大长公主其后不久闭门谢客,不再过问朝政,交付大权,朝堂尽在皇后的掌控中。
皇后裴文琰问政以来,杀伐果断,颇有谋略,多有惠泽百姓的政策,对贪官污吏毫不手软,犯过宗室除之,平衡大臣,朝臣将皇后裴文琰称为尧舜之君。
永平十六年,天子傅琏病逝,临终前留下遗诏,将皇位传给皇后裴文琰。无子 ,谥号为献帝。大将军陆离旗帜鲜明,公开支持裴文琰,大雍宗室随即拥护裴文琰,改朝换代之声,大势所趋。
陆离所打下的多个郡县也纷纷响起了女帝的声音。关键时刻,有一凤凰腾空出世,慈一大师再次出山,精准预言。
天时地利人和,自此,大雍正式改国号为大昭,裴文琰为帝,改年号为乾庆,尊太尉陆离为信王 , 参拜不名,赐九锡。
——陆离就是大昭实际上的隐帝。
对前朝宗室都有安抚,其中受人瞩目的莫过于安国大长公主此次改封为安国公,授予尚书一职,直到此时,大家方知,安国公竟背地里为新帝与陆离做了这么多的事情。
安国公这一次还光明正大地改了姓氏,至于原因,新帝哈哈大笑,“赐姓也是朕犒劳爱卿的功劳。”
改为裴熙的安国公头一次露出真心的笑容。她终于不用被冠以傅姓了,她的母亲受了傅家人的罪,她怎能顶着罪人之姓呢?
新帝延续了陆离在边关所做的一切 ,无论是和平为农战时为兵的军民政策,还是重新划分土地、压制豪强士族、大力发展科技、完善律法、废除娼妓制度、改贱籍为良民等一系列制度政策,皆是名留青史的壮举。
也是大昭太祖在位期间,民间弃婴尤其是女弃婴数量大幅度减少,买卖婚、冥婚阴婚、童养媳等等陋习,均被大昭新帝废除。
兴办女学,允设女户,家暴杀妻者处死,正式在律法上规定女子自由离婚,父母不孝,子女可状告父母,不再行刑处罚,奴隶脱籍凭自身钱财成为良民,乞丐与下九流划分为良民,拐卖人口者处以极刑,保护民间妇女的田地继承权……走出家门的女子越来越多,女官女将军女大夫女相女侯层出不穷,为大昭各行各业均做出不小的贡献。
大昭对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积极引进各种稀缺物种,设参悟院,乃物理数学等科目,科举多设了几门学科,男女皆参加科举。其中 ,游伊一与文修成为科举的考官,名声大噪。
裴文琰在位期间,河清海晏,万国来朝,奠定了日后昭宣仁三代帝王的盛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