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缸有点高,徐方亭得单膝跪着才方便操作,连个矮凳也没有,三天过去,小秧竟不配拥有一只儿童澡盆。
东家父子实在太过奇葩。
而奇葩之一此刻窝在转椅里,叉开两条可以绊倒人的长腿,右手抱腰,左手肘垫在手背上,举起手机,半歪脑袋看着。
听着对门的嬉闹声,整个人显出远离孩子的慵懒和惬意。
徐方亭抱着浴巾裹紧的小秧进来,谈韵之仅仅从手机后面瞄了一眼。
徐方亭每一步骤都念念有声,叫小秧配合穿衣服,小秧每伸对一次手脚,徐方亭便大力夸他。幼儿四肢柔软,徐方亭还趁他四肢朝天,把脚轻轻折到他的鼻子底下。
手,真棒!脚,真棒!
两个人基本只有这几个音节,单调却精力充沛。谈韵之忍不住放下手机,小秧已然穿戴整齐,徐方亭忽地将他举高高,逗得小秧继续咔咔大笑。
徐方亭也不是无条件举高高。
她蹲在床边,与小秧视线持平,然后捧着他的脸,说“看姐姐”;小秧当然不会主动看,徐方亭便把他的脸轻轻扳正,让他被动对视;等对上那刹那,她立马将他举起来。
徐方亭如此有条不紊重复几遍,谈韵之这个刚入坑的新家长看出了点套路。
当他还在疯狂阅读asd(autisticspectrumdisorder,孤独症谱系障碍)资料,探究aba(appliedbehavioran/aly/sis,应用行为分析)训练方法的奥义时,徐方亭已经把aba融入到游戏里,完成一个教学回合。
她的教学目的是让小秧用眼神关注她,于是发出指令(看姐姐);小秧无法完成,便加以辅助(扳正脸);小秧一旦完成,便给予强化物(举高高),强化他的学习成果。
当然,最理想(或正常)的状态便是:小孩看向大人,伸手,说“妈妈,我要抱抱”,然后大人将小孩抱起来。
对nt(neurotypical,神经学范本,即非孤独症)来说看似简单的技能,asd却要进行步步拆解、由易到难、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学习。nt天生会关注人,会在社交中自然习得各种技能;而asd对人关注少,无形丧失许多学习机会,每一次学习都卡在“吸引注意力”这艰难的第一步。
谈韵之还想看徐方亭淡出辅助的操作,即发出指令“看姐姐”,不再辅助扳脸,小秧就能立马看过来。
但今晚应该学不会。
明天后天也不一定能。
谈韵之一面庆幸自己能屈能伸,留住良才,一面暗自心虚——徐方亭已经开始实操,他还停留在理论学习,再不行动,小秧就长大了。
他放下手机,也想入局,但一大一小其乐融融,好像没有他的位置。
徐方亭一把放下小秧,抽走半湿的浴巾,说:“跟舅舅玩,姐姐洗澡去了。”
谈韵之伺机说:“我约了儿童医院的号,想去看看医生怎么说。”
上一回病历上是市妇幼保健院,谈家和金家水火不容,一个孩子都能当皮球踢来踢去,估计小孩情况也没详细交接。
徐方亭缓缓把浴巾搭肩上,问:“到时我也要去吗?”
谈韵之怕她跑了似的,说:“那当然。”
徐方亭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