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再次介绍道:“这是许晋,许都尉,本郡的驻防官,统领全郡兵马。”
商榷再次施礼,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去岁冬天,各地驻防营的日子可是不太好过,此人怕不是来跟他抢红薯的?
许都尉没理商榷的打量,而是径自走到一旁,大手一抬拍在左晋明的肩膀上,“左老弟原来你在这里啊?”
左晋明也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许晋,躲闪不及一下子被认了出来。
商榷把左晋明向后一扯,笑道:“许都尉认识家仆?”
许都尉闻言大惊,“家仆?!!”
左晋明轻轻拍了拍商榷挡在身前的手臂,小声说了句无声,才对道:“许都尉不知,晋明倾羡商生才华,已自愿买身为仆。”
许都尉看看左晋明又看看商榷,然后小声道:“左老弟不会是看上这秀才了吧?”
除此,他实在是想不出其他原因。
商榷轰地一下红了脸,对着这个口不择言的都尉狠狠一瞪,转身去了府台那边。
此时府台已经由李信陪同站在了地头,看着一片青绿,“那红薯产量真那么高?”
李信低声解释着,税官这时也走了过来,“回上官,小人这几天一直守在此处,以验证这庄稼无作假之处,只需要继续采收,就可知真正亩产是几何了。”
府台点了点头,“那就叫人来采收吧。”
李信立即对里正道:“快,找村人来过来采收。”
商榷拦住里正,回头叫左晋明,让他去喊负责耕种的佃农过来。
所有能干活的佃农都被喊了出来,几人负责一亩田,一起采收起来。
挖出来的地瓜就堆在田里,由校尉带人称量。
过了大约二个时辰,九亩田地都采收完成,红薯的亩产也计算了起来,算上前几天收的那亩地,平均亩产二十一石,也就是六千三百斤。
这么高的亩产,让府台的手不仅微微颤抖起来。
商榷怕他激动过头,出声提醒道:“府台大人,学生种红薯用的都是上田,若是下等田地产出会少很多。”
府台说道:“就算下等田的亩产只有三分之一,此物也是天赐的神物啊。”
许都尉拿着红薯问道:“此物如何食用。”
商榷眼神一亮,“学生做给都尉尝尝如何?”
终于可以吃红薯了,虽然新收上来的红薯水份太多,但对于许久没吃的商榷来说不差什么。
府台也点点头,“如此也好,总要知道此物味道如何。”
商榷立即对里正说道:“里正大人派人开下谷仓门,这红薯现挖的不好吃,得晒上一两天,谷仓里的那些正好。”
那日里正把红薯运谷仓时,商榷有提醒他要晾晒、通风。
里正点点头,跟着两名税官去取红薯。
显然这红薯已经被那两名税官视为税粮了。
商榷在心里暗骂了一句,就一脸假笑地请府台和都尉去自己家里。
而许都尉带来的士兵,自然要留在此地,和衙差们一起守着那些红薯。
……
红薯怎么吃,要是在现代恐怕光是列菜谱都能列出上百个。
但在大炎国,在今天,商榷只是给他们每个人烤了一个、煮了一个、蒸了一个。
这三种吃法就可能代表红薯的价值了,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是来抢红薯的。
商榷埋着头,全心全意地对付着自己眼前的烤地瓜。
烧焦的外皮被轻轻扯开,一股香甜浓郁的味道立即充盈在房间内。
商榷拿起羹匙舀了一勺焦红色的红薯,送入口中,“唔,好吃。”
立即又舀了一勺送入口中。
其他人也学着他的样子尝了一口。
府台赞道:“好甜啊!”
吃过烤红薯,自然知道蒸的红薯也需要剥皮来吃。
而煮的红薯,被商榷在锅中就撵碎了,盛在碗里是半糊半块装。
相较之下府台跟商榷喜欢烤红薯,许都尉则喜欢吃蒸的,里正则喜欢红薯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