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这事儿涉及胡家幸密。
湖广总督的长子宠妾灭妻,把原配妻子罗氏赶到田庄关押,把小妾的女儿冒名嫡女。
原配罗氏之所以嫁进胡家,是因她祖父救过当时赶考途中感染风寒,病倒客栈的胡橦。
罗家家资丰厚,不仅治好了胡橦,还赠送盘缠。
胡橦没想到自己能够高中皇榜,留下了一纸婚书。
双方交换的定帖,注明了男女双方三代长辈的姓名住址职务。
然后,言明家中排行第几的儿子聘娶对方排行第几的女子。
再有那女双房的出身年月。
胡橦当时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还请了同行的一位同窗为证婚人。
当时男女双方都是十三岁。
胡橦当了官,就把这事儿忘记了。
女方五年后才带着家人前来胡家认亲。
却是因为女方的父亲忽然病逝,她守孝三年才来认亲。
这时候,胡夫人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已经跟娘家弟弟议亲,准备给儿子聘娶娘家侄女儿。
而且,胡家的儿子也跟表妹私通款曲。
胡家之所以认下这么亲事,却是因为当时征婚的同窗也中了进士,就是如今河南巡抚。
胡橦为了罗家的恩情,更是为了自己的声誉,不允许夫人悔婚。
但是,夫人侄女儿珠胎暗结也被胡橦允许稍后入门。
当然,这也是为了胡家的名声。
罗家女婚后一年,发现了夫君小妾的真是身份,还知道夫君有一个比自己女儿大半岁的私生女。
夫妻因此失和,从此吵闹不休。
罗氏自己七灾八难,上香惊马,喝水中毒,洗衣服也会落水。
三岁的女儿也被算计,房屋掉瓦,地上打滑,差点死掉。
夫君不管她们母女死活。
婆婆偏颇。
她身心俱疲,终于认命,带着嫁妆去了农庄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