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开田和施肥都干完了
不是这是怎么干的没见着有人下来撒肥料啊
好在一旁商社雇员及时揭晓了答案。
他指着农机车尾部的一处机关。
“肥料就是从这儿下的。耕田机的深度都是预先设置好的,正好是可以施底肥的深度。前面的刀具打出深垅,中间的肥料被播散到垅中,然后由尾部的扫回一部分浮土,避免播种的时候伤根。”
“这个模式还可以用在旱地播种的时候,但是要预先更换刀具且加装洒水的水箱。更换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我们的套组十分齐全,也了必备的工具,可以覆盖耕种期的大部分流程,节省人力物力。”
哦吼,原来是这样。
众人恍然。
难怪没见到有人下来撒肥料,原来是一起都给打在地里了
有好事的人走到田中,蹲在农机车走过的田亩边细细查看,发现板结的土块都被打得粉碎,上面还有翻搅过的痕迹,说实话这活干的其实真心漂亮。
而且它还快啊还省力啊有这么台农机车,多大的天都能干完
“下面请移步水塘。”
于是人群又跟着呼啦啦走去了一处水塘、
这水塘是特地挖出来验收的,里面已经放好了水,完全比照北地水田的实际情况。
赵二虎又出现了了,只不过这次他是开了一辆小舟一样的东西。小舟的尾部安装有刀具,搅动着田里的泥浆,“哗啦啦”的声音传入到众人耳中。
“是船是能耕水田的船竟然还能这样”
“既然能耕水田,那不是不是还能插秧厉害了”
“这东海不声不响的,竟然搞出了这么多花样难怪受到天家的嘉奖”
如果说之前那台农机车让众人赞不绝口,那么耕船的出现则是让所有人大开眼界。
都是下过田干过农活的,自然知道这种小型农机意味着什么。
海叶湖不是一个湖,而是一个庞大的水系,肯定是要有湖田作业的。这两种农机组合起来,几乎覆盖了北境所有的田地形态别说牛马,就是把所有的军垦都派上去也管不了这么大的田地,农机简直就是救星
“我们还有一种农机专门用于收割,不过因为现在还不是收割的季节,所以暂时只能做实物展示。”
商社的工作人员打出手势,王骞开着一辆略奇怪的农机车进入了空场。
人群中的王家人都很高兴,因为刚才赵二虎的露脸给大家都羡慕坏了。以前在村里憨头憨脑的傻小子穿上军服站上农车竟然这么神气,浑身上下都透着精气神,要是能让村里的媒婆看看,保准以后再也不愁没人上门说亲了。
这次神气的人轮到了王骞。
王家和其他来看热闹的不一样,他们是真的已经迁回了北境,目前就住在鸡鸣村,就等海叶湖收复回去祭扫祖坟。
王家人已经分到了田地,村里的住户目前还不多,王家人便商量着养两头牛来备用。
王骞休沐的时候回家,一个劲儿地宣传农机车的好。可是农车在军垦也就只有那么一两辆,还都是肖头儿的朋友送的,军垦借用都来不及,哪能轮到民户
今天听说农机车交付,一方面是来给儿子侄子站脚助威,一方面也来观察一下情况,看看官府承诺的租借农机车到底靠不靠谱、
这一看,心马上就落地了。
这么多辆农车,东家还说可以专门借给农户用,多半能成。
像王家人这样想的不在少数,甚至很多人都起了心思。
现在迁居北境给分田地,北境的田地很多,以前是害怕人手不够种不过来。现在有了农机,农忙的时候可以租用军垦的机器,哪怕是提前或者错后总归是能借的上的,而且租金还不算贵,计算下来比养骡马和雇工划算。
说是军垦的农机,其实为了支援北境产量,户部给北境发放了一笔专用补贴,用来购置租借给普通农人使用农机和农肥。这些物资统一挂在军垦的名下,委托军垦代为保养维护,避免因为租借农机而妨碍到军垦耕种的进度。
这是阁葵陈磬钟的提议,借鉴于路德国对于海外种植园的经营经验。
时至今日,陈阁葵虽然依旧坚持从海外汲取成功经验,但也开始针对本朝的历史习惯和人文风俗进行一定的转化,最近几次尝试效果很好,令他很受鼓舞。
公租农机这个方案,既能打消部分移民的顾虑,又能吸引有意经营农场的坊主。等北境的粮食产量上来了,朝中就不用担心因为海西战事而导致的粮食缺口,说不定还有机会在隔海的战火中发一笔横财。
一切的基础都在农机替代人畜力,能否给大雍百姓再建出来一个天下粮仓,全看北境的经营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