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乞丐沉默片刻,朝小贩行了一礼,转身便走。
这时,隔壁摊子,一位卖馒头的中年妇人拿着两个馒头过来,不由分说的便往小乞丐手里塞,“小兄弟,吃吧,不够还有。”
小乞丐微微一怔,似有不解。
妇人笑了笑,“我与你这般大的时候,也挨过饿,知道饿肚子的滋味很不好受,这才帮你。你也不必谢我,我只盼你吃完了这两个馒头,能好好找个活计,也能养活住自个儿。”5八一60
说着,她从袖口摸出两个泛着油光的铜板,放在小乞丐的怀里,继续道:“我看你行事有规有矩,不像是混吃等死的闲汉,倒像是富贵人家的小少爷,怎么却活成了这般模样?”
“破落了,家破人亡。”
小乞丐默不作声的将手中两个馒头吃完,又朝妇人躬身行礼,问道:“敢问大娘名讳?”
中年妇人捂嘴笑道:“我活了这么久,还没见过这么懂礼节的乞儿。我啊,贱名杜梅,小兄弟你呢?”
小乞儿轻缓道:“赵政。”
中年妇人点头道:“不错,倒是个好名字。”
赵政朝中年妇人行了最后一礼,“杜大娘心善,来日必有福报。今日这一饭之恩,赵政终生不忘。”
赵政走后,卖炊饼的小贩看向杜梅,嗤笑道:“杜梅,你还真当那疯癫的小子,能给你什么狗屁富贵?你想金子想疯了吧,哈哈!”
周旁众人拍案大笑。
杜梅扫了眼身旁众人,面上笑意渐渐敛去,皱眉道:“施恩若只图报,便不是恩。善事无论大小,自会积德。你们这些人不知所谓,不惧因果,早晚要被天打雷劈!”
这一日。
赵政走出了武陵郡,一路向西。
出城门时,他遇见了一位青衫书生。
这位青衫书生腰间系着两卷书,手里握着一卷书,周身环伺着一股子出尘之意,超然脱俗。
两人恰好同路,便并肩前行。
青衫书生笑着问道:“小兄弟,你这身上的伤势,拜何人所赐?”
赵政随意答道:“昨日入城,无处栖身,便就近寻了处桥洞卧着,本想着歇息一夜便走,不料这天刚亮便被一群人拽了起来,我这才知道,他们将那桥洞当成了自己的地盘,不允旁人卧榻。”
青衫书生问道:“我瞧得出来,你身怀痛苦,心有愤懑,为何却如此随性?”
赵政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回道:“只有感受痛苦,才能明白何为快活,只有充斥仇恨,才能学会何为感恩。苦难于我而言,只不过是迈向王座的踏脚石罢了,我既然想成为人上之人,便要先做尽人下之事。”
青衫书生止步,“这可是书中没有的道理。”
赵政摇头道:
“书上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书上又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这书上的道理啊,大多驳杂且矛盾,所以只看书是没有用的,真正要读懂书中的道理,还是得好好走上一遍人间,体会一遍人生百味,这才能在驳杂不堪的道理中,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这才能真正读懂书中的道理。”
青衫书生看着赵政,点头道:“你说这话,与我一位朋友说的很像。”
赵政笑道:“你那朋友,定有大智慧。”
青衫书生将腰间两卷书解下,递给赵政,说道:“这两本书不错,你闲暇之时,可以多看看。”
赵政接过后,拱手道:“是了在下赵政,还未问过先生尊名?”
青衫书生想了一会儿,“李三。”
赵政微微一怔,失笑道:“李先生之名,与我要去万里之外拜见的师父,倒是只差了一个字。”
青衫书生拍了拍赵政的肩膀,嗓音温醇道:“你那师父,定是风华绝代之辈。否则又怎能让你这般有见识的小子,跑去万里之外拜见?”
赵政将两卷书系于腰间,笑着点头,“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