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不错的话,海瑞在户部做过主事。”
这会儿,魏广德就在脑海里快速琢磨这事儿。
他忽然意识到,或许海瑞还真是他推动成立税务衙门的好帮手。
“嗯?”
听到魏广德这么问,劳堪就微微一愣。
因为说实话,劳堪虽然在这个时候举荐海瑞,但他本人还真的从未见过他。
劳堪是嘉靖四十一年离开京城去了广东上任,而海瑞是嘉靖四十三年赴京出任户部主事,两人的职位从未交汇过,自然见不到面。
而此次也是因为在南京听到不少这位的传说,加之一路上看到的听到的细细一琢磨,就意识到这位海青天或许是解决现在问题的关键人物。
从江西到京城的一路上,劳堪就一直在反复推敲此事。
他不是不知道海瑞和张居正的关系不好,但在他看来,总归还可以协商不是。
只要说服魏广德,让他和张居正去谈,还是有可能成事的。
虽然明朝官员集体贪污,但是不代表他们就在国事上也是毫无建树,实际上有明一朝,能力很强的官员也是不少。
当然,历朝历代皆如此,只不过是看官们的眼光。
当大家聚焦明朝时,就会发现明朝存在的问题,也能看到那些闪光之人。
就好像不看唐史,也不会想到唐朝灭亡前几代皇帝其实也是不错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大唐没能中兴,大家说起盛唐也只能是安史之乱前的盛世景象。
“此事,你和陈大人谈过吗?”
魏广德问道。
他话里的陈大人,是现任左都御史陈炌,也是魏广德江西老乡。
不过此人从南京吏部任上调任京城担任左都御史前,魏广德和他并不熟悉。
而他能够拿下左都御史衔,还是因为前任御史陈瓒的鼎力支持。
陈瓒和陈炌早年间认识,陈瓒出任南京户部尚书时,陈炌就在江南总理盐务,后入南京都察院行监察大权。
陈瓒致仕,向张居正和魏广德推荐的就是陈炌。
用他的话来说,虽然陈炌是江西人,但做事公允,断不会因为老乡关系就偏向魏广德。
也因此,得到了张居正的认可。
当然,背后原因或许还有曾省吾可能出仕兵部尚书的原因。
张居正和魏广德两人在某些事情上面,大家都是心照不宣。
在张居正看来,魏广德因为国事能够让湖广曾省吾出任兵部,那他自然也不能小气。
陈瓒的举荐,以他的为人,自然而是可以接受的。
魏广德问完,就看见劳堪轻轻摇头,“我刚回京城,都还没复职。
我是打算先和你商量,确定下来户,等几日我回衙门上值,再找机会和陈大人说起此事。”
让海瑞进安静都察院,陈炌的态度也很重要。
不可能内阁强行塞人进入,那陈炌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任之,你说给我出了个大麻烦。”
魏广德并没有说出他心里的想法,而是苦笑着说道。
“我知道张江陵对海瑞不满,但此人可用也是真的,朝中正缺这样的人做事,特别是都察院。
这次在南京我盘桓过几日,和当地官员认识一番”
说道这里,劳堪微微有些迟疑。
其实魏广德多少能猜到,他家就是做生意的,肯定是用他的脸面结交南京官场的权贵,方便其家族在江南的商业活动。
这也是各家都大力支持家族子弟科举的原因,要的不就是有个牵线搭桥的人,好帮着打开生意局面,结交人脉。
“依我对江南官场的看法,或许就是缺乏监督,官场比之京城还要乌烟瘴气。
若没有海瑞这样的人去南京坐镇,保不齐闹出什么乱子来。”
劳堪低声对魏广德说道。
“哦。”
闻言,魏广德轻轻点头认可。
南京那地方,六部算是土皇帝,确实缺少约束。
似乎,这是个不错的点,或许可以说动张居正。
只要再具体限制海瑞的职责,应该就不会给朝廷找麻烦,还能多少约束下江南权贵不要肆意妄为。
“此事不好说,我只能说找机会和叔大谈谈。”
魏广德低声说了句,“让他以佥都御史身份,监察各地巡按,加强朝廷换帖银的征收,不管其他事务。”
魏广德再次重复一遍,劳堪马上就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