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莽的进攻终于开始了,一开始便没有试探,大军全部压进太平关,做了他们最不擅长也是做得最多的攻城之事。
看到北莽毫不在乎人员伤亡,拓跋余知道,最担心的那个事情出现了,李凡夫说的没错,郭奉天就是想把北莽、大魏、西楚的将士全部变成活死人,然后直接带着活死人踏遍大古国。
现在还不知道北莽究竟藏了多少活死人,不过按照李凡夫的估计,不会少,拓跋余现在就是有些担心大古国不来援。
太平关如果实在守不住,大古国还不来人,那他会带着大魏和西楚的将士撤走,这是李仲意不讲信用,和他无关。
只是拓跋余很是烦躁,如果现在排一个郭奉天必杀之人,那肯定是他拓跋余,毕竟他这种赤裸裸的背叛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忍受。
更不用说郭奉天这样立志于天下的枭雄了。
打是死,不打还是死,拓跋余甚至有些怀疑自己当初的背叛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可当时不背叛又能如何呢?
郭奉天一行被祖范阳一人托在了镇北,大魏虽然立国,可只是一个名头,许多依附大古的家族还未完全归心,就靠着这几万人想打下大古国?真是做梦,北莽不出手,大古国只要腾出手来,转眼就能再灭大魏一次。
李仲意看在陈白泽的面子上给了自己一次机会,自己就得接,虽然拓跋余不觉得陈白泽有这么大的面子,可拓跋余无论如何也想不出为什么李仲意会放过大魏。
毕竟几万人在大古国面前根本就不够看,对北莽战事一点影响都没有。
你看那镇北军三十万人全军覆没,也不过是大古国北方本来就属于大魏和西楚的地方丢掉,大古国本来的地界是一丝一毫都没有丢掉。
而那三十万人是哪来的?还不是大魏和西楚的子民么?真正的大古国将官有多少呢?
除了祖范阳之外,屈指可数。
拓跋余也是复盘之后才知道这李仲意的狠辣,三十万人啊,就这么葬送了,彻底断了大魏立国的根本。
如果这三十万人还在,拓跋余有信心至少争取一大半过来,原因无他,因为镇北军中的中下层将官基本都市大魏和西楚的子民。
而拓跋余早就已经联系好,只等镇北战事起便将他们收编。
可没想到李仲意这么狠,这祖范阳也是蠢,明明是让你去送死,你居然还同意了,还将北莽四大活死人全部打残。
生生靠着祖范阳一人将镇北的大劣势转化为平局。
拓跋余忽然有些累,他从小就聪慧过人,大魏灭国之后他一心复国,可真当了皇帝才发现,靠着那些小聪慧是没用的,当皇帝,尤其是乱世的皇帝,需要考虑的太多太多了。
在那一瞬间,拓跋余想脱下龙袍了,她低声说道:“那红色的嫁衣好像也挺好看的。”
可是她脑中想起那一幕,不由得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厌恶,脑中浮现陈白泽名字的时候,她叹了口气:“谁会要一个不清白的女人呢?”
说完他笑道:“朕还是当皇帝好了,陈白泽,咱们后会有期”
就在这时,李凡夫和黄瓷走进这座原来三皇子的官邸:“魏王,援军到了”
拓跋余立马站了起来开心的说道:“快请快请,不,寡人亲自去接他”
李凡夫和黄瓷对视一笑,并未阻止,大古国的将领当然值得如此。
其实根本不需要旁人带领,走出太平关就看见那排的整整齐齐的方阵以及那铺天盖地的气势。
拓跋余眉头一皱,走到领军将军面前,那位将军高坐马背,一点没有下来的意思。拓跋余身边的人刚要呵斥就被拓跋余用眼神制止。
拓跋余笑道:“寡人,大魏魏王,未请教将军名姓”
高坐马背的将军高声说道:“某家姓黄”说完就再没有更多的一个字。
拓跋余有一丝不快,你黄什么?拓跋余问道:“请问黄将军带了多少人来?”
那位姓黄的将军大声答道:“三千”
拓跋余深吸一口气:“黄将军可知道北莽有多少敌人?”
黄将军很爽快的答道:“不足十万而已”拓跋余这一下是彻底崩不住了:“不足十万?还而已,黄将军难道是想用三千人去打那北莽十万大军?”
黄将军年岁不小了,看着有五十出头了,胡子毛发皆白,他郎声道:“有何不可?”
拓跋余笑了:“黄将军真是豪气”说完拓跋余对李凡夫和黄瓷说道:“早知道大古国如此做事,我便不来了,烦请回去告诉你们的皇帝,这事,我们大魏和西楚不参与了,太平关你们自己守吧”
说完拓跋余就拂袖走人,谁料那黄将军在身后喊道:“且慢”
拓跋余转身反问:“何事?”
黄将军问道:“现在前线可有战事?”拓跋余冷笑:“既然是前线当然有战事,难道黄将军是来度假的?”
黄将军也不气恼拓跋余的嘲讽,直接询问了前方情况,然后对着身边的一个副官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