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好一会过去,终于,他前面只有三个人了。
那第一个人抽到了《木兰辞》,要求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
然后,他成功进入了下一轮。
第二个人从那装满了木牍的匣子中抽到了寄客二字,然后那些学识渊博的夫子给出了一幅上联,要他给出下联。
上联是: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那人微微凝眉,边思索边迈了五个步子,然后给出了下联。
下联是:迷途遥远,退还莲迳返逍遥。
不得不说,此联难度极大,但此人还是成功对了出来,且对仗很是工整。
毫无疑问,此人亦是过了这关。
然后轮到了林玉前面的一名少女。
是的,在星文国,无论男女皆可参加春闱,只要你有足够的学识,足够的才华。
她抽了一个洛水的洛字,以及一个宓字。对此,夫子则以一篇赋文考之。此赋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其名《洛神》。
但是,由于过于紧张,少女回答得并不够流畅顺利,有些词不达意,故而,最终并未能够顺利通过。
对此,少女委实失意至极。
被告知未能够通过的瞬间,明白多年辛苦一朝失败的刹那,眼泪瞬即从她眼角落了下来。
林玉看了,也不由微微一叹。
只是,胜负有常,失败了只能接受结果,也只有下一次再奋斗。
然后,便轮到林玉了。
那为首的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夫子看着他,微微一笑,道:“请从匣子里抽两片木牍。”
林玉伸手,然后拿出了两片木牍来。
翻开一看,只见两字,一个“虚”,一个“花”。
那为首的老夫子和其他人微微一商量,然后对着林玉道:“能否以此简单作一首小诗?”
对此,林玉自是答应了下来。
然后,他便在原地思索了起来,思索“虚”,思索“花”,看什么能与这两个字联系起来。
忽然,他想起了以前所看的一篇故事。
那篇故事记叙在倾尽了他老师无数心血所写就的《列国游志》上。
然后,他的眸子一瞬之间明亮了起来,嘴角噙出了自信的笑容。
因为他有了。
“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
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
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
到头来,谁把秋捱过?
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
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
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
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
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林玉他自顾自地将心中所想之句读了出来。
而对于林玉的这番话,那些夫子们瞬间呆住了。
这样年纪轻轻的美少年,居然说出了如此深沉的诗句,委实让人惊异,让人觉得惊艳!
《虚花悟》出自《红楼梦》。致敬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