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
陈圆圆就消失了。
再也没有任何声息。估计是需要时间来消化张楚的话。
毕竟,她只是一个弱女子而已。眼下,好像还没有被田弘遇送入宫。也没有遇到吴三桂。也没有遇到李自成。
你要她造反,自己当皇帝,那不是操之过急吗?
草率了……
“哥哥,你又发呆。”张栩不满的声音传来。
“哦。没事。”张楚收回心思。
紧迫感满满的。
一个系统,两个人用。
随身农场的粮食产量以后肯定不够啊!
在明末造反也是需要大量粮食的。那边动辄就是好几万的军队。
必须扩大生产。
问题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开垦耕地倒是可以亲力亲为。可是,要增加劳动力难度就大了。
西域本来就人口不足,去哪里找劳动力?
之前的佃户都跑光了……
想来想去,不得要领。
只好继续舂米。
明天的早餐也要吃大米。
中午和晚上也要吃米饭。
后天也要吃……
后后天也要吃……
最终,张楚决定做一个石臼。
石臼可以同时舂十几斤的稻谷。效率更高。舂一次可以吃一天。
需要一块大大的花岗岩。直径至少在三尺以上。也就是一米左右。要搬回来,然后用锤子、凿子在里面挖一个洞。
这是水磨工夫。也是体力活。
幸好,他现在的力量好像变大了一些。
玉女心经应该、似乎、大概是有些效果的。只是不明显。
收拾东西。
结果发现什么都没有。
搞一个石臼需要铁锤、钢钎、石凿等工具。
但是,一个都没有。
怎么办?
只能是出门去买。
希望敦煌城里面能买到吧。
那么,问题又来了。距离敦煌城好远。
足足五六十里呢!去一趟,需要两天!
今天去,明天回。
除非是有马匹代步。问题是没有。
人都养不活,还养马?
真是万事开头难,然后一直难难难难……
连给稻谷去壳都这么麻烦,还想造反?
“叮铃铃……”
忽然听到驼铃声。
急忙出门。发现东面来了一个商队。
依稀间有些熟悉。带头的是一个穿着火红短裙的少女。黄蜂腰,大长腿,正是艾黛儿。
她的胯下坐骑,已经换成了一匹桃红色的骏马。和她的短裙映衬。真是一团火红耀眼。
原来是艾黛儿的商队从敦煌城里面回来了。
奇怪,不是说好一个月的吗?好像还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