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恭听陛下圣言。”众臣齐声道。
“当初朕灭六国,统御天下之时,对我炎黄族群的承诺便是天下之中,以炎黄为尊,万族之中以炎黄为尊。”
“朕觉得将帝国子民分为两等。”
“第一,便是我炎黄族裔,为一等子民,享大秦一切权柄,可入伍,可经商,可从政,可拥有从事大秦一切职权的机会,拥升爵,封官,赐地一切属于大秦有功之臣之柄。”
“第二,便是那些西境大地的外族,他们便为大秦的二等子民,他们不能够拥有大秦子民的一切权柄,可入伍,但获取战功爵最高敕十爵为顶,可封军职,但五万人将为顶,哪怕为将,也不可统帅炎黄族裔,外族之军,当混编于大营,全部归于族裔将领掌管。”
“可经商,但不可触铁器,青铜,军资经营,一旦发现,抄没家产,重惩之。”
“可从政为官,但官最高为一城县令,最高不过郡守,且外族为官,只能在西境大地,不得在中原。”
嬴祁威声说道,声音响彻朝堂。
闻声。
听到对西境人口的安排,群臣都面带思虑之色。
显然。
都在权衡着这两等子民制施行后的情形如何。
外族入伍,爵不过十爵,官不过五万人将,经商不得触碰帝国根基之本,从政最高不过郡守,而且只能治理西境一方大地。
“彩。”
“彩啊。”
“陛下雄图之思,臣敬服。”
“如此一来。”
“这既给了外族作为大秦子民的几分权柄,让他们没有奴隶那般卑贱,但永远也没有机会触及帝国的中枢,永远没有机会成为帝国真正的重臣,当永世被我大秦炎黄一族掌控。”
“陛下圣明。”
“如此实施之策,必可让外族安稳为民,只要给予他们蝇头小利,最多十年内,外族都将臣服在我大秦,不敢造次。”
“臣敬佩。”
一阵时间过后,满朝文武纷纷激动的道,每一个神情里都透出了敬佩。
作为朝堂群臣,他们自然能够轻易理会到嬴祁所言针对外族国策的关键。
这相当于是给了外族生存的机会,为大秦子民的机会,但也断绝了他们进入大秦权柄中枢的机会。
他们永远只能成为大秦的棋子,为大秦卖命,却不可能成为大秦真正的心腹。
毕竟。
大秦是以炎黄为根本核心,绝对不容任何外族改变。
嬴祁绝对不允许。
外族入伍,爵位不能超过十级爵,军职不得超过五万人将。
而从政不得超过郡守。
如果大秦疆域掌控的还是一开始的三十六郡城,或许郡守的确还是高高在上,驻守一方的大吏,但是随着大秦疆土扩张,整个天下都在大秦掌控。
郡守一职在未来绝对不是什么高位了。
而是如同原本大秦的县令一样,到处都是。
“另。”
“在普通外族之下,还有奴隶,他们分为可赦与不可赦奴隶。”
“可赦奴隶,如若为大秦立功,赦免奴隶之身后可为二等子民。”
“不可赦奴隶,哪怕为大秦建功也不可赦,永世为奴,子孙后裔为奴,永世偿还罪孽。”
“秦律,理论上对天下子民一视同仁。”
“但如若外族胆敢无端伤炎黄族裔,罪责增十倍。”
嬴祁威声道,再立了一条规矩。
可赦奴隶。
便是在大秦世界内的被贬为奴隶的异族,不可赦奴隶,自然是五胡世界内,还大秦世界内兵犯大秦的匈奴一族。
做错了事,那自然要承受相应的代价。
“陛下圣明。”
满朝文武对此自然毫无异议。
他们皆是炎黄一族,为帝国的根本,为一等子民,自然要凌驾在外族之上。
不可能让大秦帝国的天下变成了外族的,那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了。
“朕再定600下一条。”
“也为大秦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