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根据地的群众,就连游击队员们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们先下山时,还以为自己是要帮忙去山下,将百姓们的财产,重点指耕牛,往大山更深处赶。
结果一路上,他们没看到牛,反而直接下了山。
大家又以为自己的目的地是县城。
日本鬼子扫荡找不到游击队的主力,肯定会趁机烧杀抢掠一番,然后顺道重新占领县城。
那他们不如守株待兔,在应县县城摆下天罗地
网,就等着日本鬼子自投罗网。
结果,下了山,大家就意识到这不是往县城去的方向。
所有人都懵逼了,搞不明白带队的陈立恒究竟要把队伍带往何方。
喂喂喂,大哥你是迷路了吗?咱们再往前面去,就要出应县的地界了。反了,方向反了!
陈立恒镇定自若,完全不理会大家的震惊,就闷头往前开道。
一直到拐了弯,所有人都确信他们已经踏上宁远县的地界时,他才开口解释:“没错,就是要跳出应县的圈子。”
众人大吃一惊,他们真要离开应县了?那可是他们最早经营出的大本营。这一声招呼不打就走了,也对不起应县老百姓对他们的信任啊。
陶八姑失魂落魄,难以置信:“咱们也不管大家了吗?”
她之所以加入游击队,就是因为相信游击队是保家卫国的,那些只会死扒皮的官兵不一样。现在,她没保护到自己的家乡,游击队也要放弃她的家乡了。
田蓝摇头,谆谆善诱:“大家还记得打应县县城吗?当时日本鬼子在哪里,咱们要是怎么做的?”
当时日本鬼子往山上来了,县城兵力空虚。结果叫游击队绕到了后方,趁着城里日本鬼子少的时候,直接端了县城。
田蓝解释:“这种战术叫做敌进我进。
众人都惊讶了。敌进我进?这和大家平常上课时听到的游击战术精髓“敌进我退”完全相反呀。那他们以后到底要怎么打?
陈立恒是大家的游击专家,他在边上做说明:“这两者不冲突。敌进我退是正面遭遇的时候,我们避其锋芒,采取麻雀战的作战方式,让敌人不堪其扰。至于敌进我进,就是他们趁着他们进攻我们的大本营结果导致自己后方空虚的时候,直接杀到他们后面去,打乱他们的扫荡封锁布局,从而取得反扫荡斗争的胜利。”
他满脸严肃地强调,“同志们,我们不能低估日本人的厉害。我们之前的战斗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有敌在明,我在暗的优势,也有局势混乱,日本
鬼子一开始没搞清楚究竟是谁偷袭了他们,所以才没有对我们开启大规模扫荡的幸运。但这种事情可一不可二,我们既然已经主动选择当日本鬼子摆在明面上的敌人,就要做好被残酷报废的准备。下面,趁这个机会,我跟大家说说日本鬼子对我们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的基本战术——合围战术。”
一百多人的队伍分成两列,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为了保证大家能听清楚,田蓝也在旁边帮忙补充说明。
什么叫做合围战术?就是日本兵从各个方向排成并列的纵队,组成所谓的“梳子队形”,朝根据地内部步步紧逼。这些纵队还会拆成小分队,使得梳子更加密集。而且他们彼此之间互相策应,只要其中一小纵队跟我方开火,临近的纵队会立刻过来支援,彻底断绝游击队突围逃生的可能性。
日本人的狠,那是相当的狠。
众人听得满脸严肃,谁都不敢疏忽大意。前面他们没在日本人手上吃大亏,是他们运气好。但如果日本人不厉害的话,为什么他们会在敌后打游击呢?日本人占领的地盘,原先是他们的家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