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刘玉松不放心妻子跟着走的,但是刘美娟坚持,这么多人陪同呢,她自己本是医护人员。
哪有那么娇弱,何况现在正值春暖花开,天气转暖的时候。
出门又不急着赶时间,多停留一些日子也行的。
路上三个男子汉,自然是把刘玉松收集的破落烂铁全带上了。
刘美娟只带了200块钱就上路了。
到了转车的城市,居然叫了房间住宿了。
这还是第1遭,几个人还叫了当地有名的小吃,几个人共计吃掉了十几块钱。
一直过足了瘾才又上路。
到了目的地直奔老地方,美娟和亲家两口子留守在旅社里看顾东西,刘玉松带着春生来回跑去出货。
挣的钱全部交给刘美娟,李秋娣很自觉,他们交接钱物的时候,人家都避嫌去另一个房里。
本来跟着出来跑一趟,亲家好吃好喝的供着,人当要知足。
货出清了,美娟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怀里腆着的大肚子也就更明显了。
这一次只挣了1000多一点,刘美娟也不在意。
家里这阵子发生的事情多,老刘的节奏就慢下来了,他拣的货还没有春生拣的多呢。
不过一家子也挺知足的,家里的日常开销,光靠卖剩下的废品就行了。
这日子美滋滋的,只是家里的院子一角脏乱一些罢了。
钱一到手,刘美娟就发出邀请,“亲家,咱们在这里停留一天,然后就去花木市场。”
李秋娣,“听你们的。这一路上又不要我们掏钱,咱们已经沾了光了,再有要求就不像话了。”
刘美娟,“这算啥?咱们停留了一天也不要浪费呀。你们难得有时间陪同,咱们今天要逛商场,进行大采买。”
李秋娣只顾得上陪笑,她可不敢再接话了。
小儿子回去学舌过,他们夫妻俩可不敢乱想。
可还是被刘美娟夫妇领着,去了三层高的百货大楼。
李秋娣看着手上被塞着的胸衣,联想到自己穿惯了的小背心,闹了个大红脸。
刘美娟抽了几张大团结给老伴,“玉松,你带着春生和他爸去买秋衣,买好了再试鞋子。我跟春生妈去试女装。”
郭平安有些局促不安,还是儿子劝他,“爸,都出来了,你就听秀兰妈的。往后要用着咱们做事的时候,多出点力就行了。”
所有买的东西,连同包装袋都塞在麻袋里,郭平安的眼睛紧盯着麻袋。
天呐!亲家的出手真大方。
这里面可有一百多块钱的东西了。比自己家里一年的支出还要多得多。
出来就进了糖烟酒大厦,又收获了半麻袋吃食。
就连刘玉松和郭平安这半拉老头,都免不了俗,嘴巴里塞着牛轧糖块,一鼓一鼓的嚼着吸吮着。
花生的香味合着糖块的甜味,牛乳的香味滋养着味蕾。
原以为帮着亲家种了那么多的红薯苗下去,他们老郭家付出的不少。
现在一想那就顶个屁,夫妻俩相视一笑,还怪有些不好意思的呢。
等亲家的树苗回去了,他们可要看顾好了,才对得起这一趟吃下肚的美食啊!
离开潘家园城市,众人换了一个方向坐车,直奔淮江市。
刘美娟记得后世之中,淮江市是这一片最大的批发市场。
刚刚进入车站,就看到了不少人力拖车在帮着旅客下货。
听说他们去花木市场,司机给他们指了路。
“同志,出了车站右拐,那里是成衣批发市场,顺着那条路一直走到尽头,你们就会看到花木批发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