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太和殿,早朝方散。
\"施爱卿留步。\"皇帝唤住正要退出大殿的施公,\"爱卿剿灭"河伯门"有功,朕思来想去,决定赐你一面金匾,以彰其功。\"
施公连忙跪拜:\"臣惶恐。为国除奸乃臣本分,不敢当皇上如此厚赐。\"
皇帝微微一笑:\"爱卿过谦了。匾额上朕亲题"忠勤廉正"四字,望爱卿永葆初心。\"说罢,示意太监抬上一面紫檀木金匾,四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文武百官纷纷道贺,唯有几位站在后排的官员面色阴晴不定,交换着眼色。
退朝后,施公刚走出宫门,九门提督赵振武便迎上来:\"施大人,恭喜啊!皇上亲题金匾,这可是本朝头一遭。\"
施公摇头苦笑:\"赵大人,树大招风。刘瑾虽死,但其党羽未尽,我担心\"
话音未落,一名锦衣卫匆匆跑来:\"两位大人,出事了!江南八百里加急奏报,扬州、苏州两地接连发生命案,已有七名官员暴毙,死者身上皆有鱼鳞状印记!\"
施公与赵振武对视一眼,同时脱口而出:\"龙门!\"
养心殿内,皇帝面色凝重地放下奏折:\"爱卿怎么看?\"
施公沉声道:\"皇上,此案手法与"河伯门"如出一辙,必是刘瑾临刑前提到的"龙门"组织所为。臣请旨南下查办此案。\"
皇帝沉吟片刻:\"爱卿刚立大功,本应休养。但此案关系重大\"他忽然压低声音,\"朕接到密报,沿海卫所军械库被盗,丢失火器数百件。朕怀疑与此案有关。\"
施公心头一震:\"皇上是说"龙门"不仅在杀人灭口,还在暗中筹备\"
\"嘘——\"皇帝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此事切勿声张。朕赐你尚方宝剑,准你先斩后奏。记住,"龙门"比"河伯门"更危险,务必小心。\"
三日后,一支商队离开京城,向南行进。施公化装成药材商人,黄天霸扮作护卫,十余名精干衙役分散在商队中暗中保护。
\"大人,我们为何不直接去扬州府衙?\"黄天霸不解地问。
施公轻抚假须:\"此番南下,敌暗我明。"龙门"敢在江南如此猖狂,必与当地官府有勾结。我们需先暗中查访,掌握证据后再亮明身份。\"
商队沿运河南下,沿途所见令施公忧心忡忡。运河多处淤塞,漕运船只稀少,两岸百姓面黄肌瘦,与记忆中繁华的江南水乡大相径庭。
\"奇怪,朝廷年年拨银疏浚运河,怎会淤塞至此?\"施公喃喃自语。
行至淮安府,施公命商队在一家名为\"福满楼\"的客栈住下。傍晚时分,他带着黄天霸来到城中最大的茶楼\"听雨轩\"。
茶楼内人声鼎沸,说书先生正在讲《水浒传》,台下不时爆出叫好声。施公选了张靠窗的桌子坐下,要了一壶龙井。
\"话说那浪里白条张顺,水性极佳,能在水下潜伏三日三夜\"说书人绘声绘色地描述着。
邻桌几个商人模样的男子正在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扬州通判昨夜暴毙,胸口有个鱼鳞印子!\"
\"嘘,小声点!这已经是本月第七个了。\"
\"据说都是被"龙门"清理的门户\"
\"不要命了?敢提那两个字!\"
施公正听得入神,忽见一个戴着面纱的青衣女子匆匆走入茶楼,神色慌张地环顾四周,最后目光落在施公这桌,快步走来。
\"这位老爷,可否借一步说话?\"女子声音虽轻,却透着急切。
施公打量她一眼,约莫二十出头,虽衣着朴素却气质不凡,右手紧握着一个蓝布包裹。
\"姑娘请坐。\"施公做了个请的手势。
女子刚坐下,茶楼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几个凶神恶煞的汉子闯了进来,为首的疤脸大汉厉声喝道:\"搜!那丫头跑不远!\"
青衣女子身体一颤,低声道:\"他们是盐帮的人,在追我!\"
施公不动声色地倒了杯茶推给她:\"姑娘莫慌。\"
疤脸大汉挨桌搜查,眼看就要到施公这桌。黄天霸手按刀柄,随时准备出手。
千钧一发之际,说书人一拍惊堂木:\"且说那张顺潜入水下,忽见一庞然大物,形如巨龙\"这一声响吸引了疤脸大汉的注意,他转头望向说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