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园中,海棠如火,落英缤纷。夫妻二人沿着小径漫步,丫鬟们识趣地远远跟着。
\"家里一切都好吗?\"施世伦轻声问道。吕回娘点头:\"都好。母亲身体康健,父亲虽公务繁忙,但每日练武不辍。\"她顿了顿,声音更低,\"只是父亲常常独自在书房看你的来信,有时一看就是半个时辰。\"
施世伦心头一热。他离家三年,每月都会写家书报平安,却不知父亲竟如此挂念。
\"你呢?\"他看向妻子,\"可有什么需要?\"
吕回娘低头,脸颊微红:\"妾身什么都不缺,只盼夫君平安。\"她从袖中取出一个香囊,\"这是妾身亲手绣的,里面装了安神的药材,夫君带在身上可助眠。\"
施世伦接过香囊,只见上面绣着一对戏水鸳鸯,针脚细密精致。他将香囊贴近鼻尖,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混合着妻子身上的气息。
\"我很喜欢。\"他柔声道,\"这次回京,圣上准了我半月假期。我们好好聚聚。\"
吕回娘眼中泛起水光,轻轻点头。
正当二人情意绵绵之际,一个小丫鬟匆匆跑来:\"少爷,少夫人,老夫人请你们去花厅用茶。\"
夫妻二人相视一笑,一同向花厅走去。路上,施世伦悄悄握了握妻子的手,吕回娘则回以一个羞涩的微笑。
花厅内,施老夫人正与几位女眷闲谈。见儿子儿媳进来,她笑着招手:\"世伦,快来见见你姨妈和表妹们。\"
施世伦上前一一见礼。亲戚们纷纷夸赞他年少有为,前途无量。施老夫人满脸骄傲,却还是谦虚道:\"都是圣上恩典,也是他父亲教导有方。\"
正热闹间,施琅大步走入花厅。众人立刻安静下来,纷纷起身行礼。
施琅摆摆手:\"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他在主位坐下,看向儿子,\"世伦,明日你需进宫谢恩,我已替你递了牌子。今日就在家好好休息。\"
\"是,父亲。\"施世伦恭敬应答。
施琅又转向妻子:\"晚饭准备得如何了?世伦难得回来,让厨房多做几道他爱吃的菜。\"
施老夫人笑道:\"早就吩咐下去了。红烧狮子头、清蒸鲥鱼、蟹粉豆腐都是世伦从小爱吃的。\"
施琅点点头,目光扫过厅内众人:\"今晚家宴,都来。\"说完,便起身离开了。
众人面面相觑,都有些惊讶。施老夫人却喜上眉梢:\"老爷这是高兴呢。自世伦离京,家里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傍晚时分,施府正厅灯火通明。一张大圆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施琅端坐主位,施老夫人坐在他右侧,施世伦和吕回娘则坐在左侧。其他近亲依次就座。
施琅罕见地举起酒杯:\"今日家宴,一则为世伦接风洗尘,二则庆贺他升任漕运总督。我施家世代忠良,望你不负圣恩,不负家声。\"
施世伦连忙起身,双手捧杯:\"儿子谨记父亲教诲,必当竭尽所能,报效朝廷。\"
众人举杯共饮,气氛渐渐热络起来。席间,施琅虽仍不多言,但面色比平日柔和许多,甚至偶尔还会接一两句话茬。
酒过三巡,施老夫人笑着对儿子说:\"世伦啊,你不在家这些日子,回娘可没少为你操心。每逢换季,她都亲手为你缝制新衣,就盼着你回来穿。\"
吕回娘羞红了脸:\"母亲\"
施世伦看向妻子,眼中满是感激:\"回娘的针线活一向极好,我在任上穿的衣裳,都是她派人送去的,同僚们见了都羡慕不已。\"
施琅忽然开口:\"夫妻和睦,家道方能兴旺。\"他看向儿子,\"你在外为官,回娘在京侍奉双亲,各尽其责,这很好。\"
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施世伦和吕回娘都心头一暖。能得到严父的肯定,实属不易。
家宴持续到戌时方散。施世伦因明日要进宫面圣,便先行告退回房休息。吕回娘则留下侍奉公婆就寝,这是她三年如一日的规矩。
回到阔别已久的卧室,施世伦发现一切都保持着他离京时的模样,连他最爱看的那几本书都整齐地摆在床头小几上,显然经常有人擦拭。床榻上的被褥散发着阳光的气息,想必是今日刚刚晒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