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会当日,天刚蒙蒙亮,江都县衙前已是一片忙碌。衙役们按照施世伦的吩咐,在衙门前广场搭起了三丈高的法台,台上铺设红毡,摆放香案,正中供奉着一尊金身佛像,两旁悬挂着经幡宝盖,庄严肃穆。
施忠手持名册,一一核对前来报到的僧尼。他特意在观音寺僧人的名字旁做了记号,眼睛不时扫视人群,寻找那个魁梧的身影。
\"施护卫,九黄可来了?\"施世伦身着便服,混在人群中低声问道。
施忠微微点头:\"回大人,那厮混在观音寺僧人中间,穿着崭新袈裟,倒是人模狗样。他身边还有十来个和尚,太阳穴都高高鼓起,一看就是练家子。\"
施世伦顺着施忠的目光看去,果然见到一个身高八尺的壮硕和尚,浓眉大眼,一脸凶相,正与周围几个\"僧人\"低声交谈,不时发出桀桀怪笑。
\"好,按计划行事。\"施世伦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记住,一定要等他们全都上楼饮酒,再动手。\"
\"大人放心,楼上楼下都已埋伏妥当,保管叫这群贼秃插翅难飞!\"
辰时三刻,法会正式开始。全城各寺庙庵堂的僧尼列队绕行县衙三圈,口中诵经,手中摇铃,场面蔚为壮观。百姓们挤在街道两旁观看,议论纷纷。
\"多少年没见过这等盛事了!\"
\"听说新知县大人信佛,特意办了这场法会超度亡魂。\"
\"哼,我看是装模作样,新官上任三把火罢了。\"
九黄和尚走在观音寺队伍前列,昂首挺胸,不时向围观百姓合十行礼,一副高僧做派。他身边的几个\"僧人\"却东张西望,眼中透着警惕。
绕行完毕,众僧尼依次登上法台诵经。轮到九黄时,他大步上前,声如洪钟地念了一段《金刚经》,赢得满堂喝彩。台下人群中,施世伦冷眼旁观,注意到九黄诵经时眼珠乱转,不时瞟向台下几个衣着华贵的香客——那都是施忠安排的衙役假扮的富商。
\"果然贼性不改,还在物色肥羊。\"施世伦心中冷笑。
午时将至,施世伦命人在县衙旁的酒楼设下斋宴,款待众僧尼。九黄一伙被特意安排在二楼雅间,桌上摆满了素斋美酒。
\"诸位师父辛苦,请尽情享用。\"负责接待的师爷笑容可掬,\"知县大人稍后会亲自来敬酒。\"
九黄哈哈大笑:\"知县大人太客气了!\"说罢抓起酒壶就往嘴里灌,哪像个出家人模样。
酒过三巡,九黄已有七分醉意,开始口出狂言:\"兄弟们,这江都县真是个好地方!官府无能,百姓愚昧,正是我们大展拳脚的好去处!\"
一个瘦高个\"僧人\"压低声音道:\"大哥慎言,小心隔墙有耳。\"
九黄不屑地挥手:\"怕什么?前任知县收了咱们多少银子?这新知县不过是个书生,能奈我何?\"他拍着胸脯道,\"前几日那胡翰林多管闲事,还不是被我一刀两断!\"
\"大哥威武!\"众盗举杯附和。
正当他们喝得兴起,忽听楼下传来一阵骚动,接着是\"咣当\"一声巨响——楼门被人从外面倒扣上锁!
\"不好!\"九黄脸色大变,腾地站起,酒碗摔得粉碎。
几乎同时,四周窗户\"咔咔\"落下铁栅栏,将雅间围得如铁桶一般。
施世伦的声音从楼下传来,清冷如冰:\"九黄凶僧,尔等已被包围,速速束手就擒!\"
九黄怒吼一声,运起内力,一掌拍向窗户。那铁栅栏竟被震得弯曲,可见其功力深厚。他正要破窗而出,忽见窗外数十名弓弩手严阵以待,寒光闪闪的箭镞对准了他。
\"大哥,中计了!\"瘦高个盗匪脸色惨白。
九黄眼中凶光毕露:\"兄弟们,杀出去!\"
话音未落,雅间大门被一脚踹开,施忠率领二十余名精锐衙役冲了进来。这些衙役都是施世家精心挑选,个个身手不凡,手持铁尺、锁链等器械,瞬间与群盗战作一团。
九黄不愧是江洋大盗之首,拳脚如风,接连打伤三名衙役。一名衙役挥铁尺砸向他后背,却被他反手抓住手腕,一拧一推,那衙役顿时臂骨断裂,惨叫倒地。
\"狗官差,也敢拿你九黄爷爷!\"九黄狞笑着,夺过铁尺,朝施忠当头劈下。
施忠侧身闪避,铁尺擦着他耳边划过,带起一道血痕。九黄得势不饶人,铁尺横扫,又将两名衙役打翻在地。
眼看九黄就要突围,施忠突然从腰间解下一物,猛地掷出——原来是一张特制铁链网,网上布满倒钩,正是施世家从军中带来的擒敌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