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大明出征曲》,等会儿回来我带你去京营一趟,你就明白了。”
李若琏点了点头,随后拿着初稿快步离去。
没过多久,李若琏便返回了。
江宁和李若琏二人骑上马,带领一众锦衣卫,迎着漫天风雪朝着京营赶去。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大营门外。
守门的将士都认识江宁,但江宁依旧依照规矩递上腰牌,待确认无误后,才领着李若琏进入大营。
大营之中,赵率教、满桂、曹文诏正在大营之中,轮流给一众青年将领传授行军打仗的经验和知识。
一众青年将领们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是提出心中的疑问。
其中,卢象升和孙传庭二人提问最为积极,还不时发表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每每都能获得满桂、赵率教和曹文诏三人认可地点头与称赞。
江宁和李若琏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江宁心中不禁感慨,卢象升和孙传庭,不愧是后世被称作“明末双壁”的猛人。
这二人中的任何一位,都具备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
倘若能对他们加以培养,再让他们历经一些磨练,日后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江宁的目光又移向旁边的曹变蛟、黄德功、周遇吉、孙应元、孙元化、茅元仪等人,心中暗自思忖,这些人也皆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将才。
尤其是曹变蛟,江宁对他格外看重。
在江宁看来,只要稍加培养,让他多经历些磨练,说不定曹变蛟就能成为天启朝的“常十万”。
江宁仔细观察后发现,满桂所讲述的行军打仗风格,全然是以刚猛路数为主。
身为将领,冲锋在前,悍不畏死,以此激发全军斗志。
不过,这种战术的优缺点都极为显着。
江宁眉头微微皱起,对身旁的李若琏说道:“老李,满桂所讲的这种打法,确实能在战场上一路高歌猛进,往往可以起到一击制胜的效果。
然而,其缺点也相当突出,一旦主帅率先阵亡,军队便会群龙无首,届时必定兵败如山倒。”
李若琏听后,点头称是,开口说道:“满将军这种打法,更像是先锋将领的做派,并不适合大规模作战。
毕竟,真正优秀的将领,应当稳坐中军,统筹全局。”
反观赵率教,他在讲述行军打仗经验时,主打一个出奇制胜,还将三十六计轮番搬出来讲解。
江宁算是看明白了,赵率教这人打仗,根本不拘泥于常规,唯一的宗旨就是能赢就行。
他所讲述的兵法,甚至已经超出了三十六计的范畴,什么坑蒙拐骗的手段,只要能打赢,就没有他赵率教不敢用的。
就连一旁的李若琏也被赵率教讲述的五花八门的计策听得一愣一愣的。
不禁感慨道:“赵将军当真是将‘兵不厌诈,出奇制胜’这八字诀玩得明明白白啊!”
由于曹文诏讲课之时,江宁他们来晚了,未能听到。
不过,对于这位曹将军,江宁同样十分看重。
曹文诏有勇有谋,且忠勇双全,属于将帅型人才,但更偏将才一些。
随着讲课结束,曹文诏、满桂、赵率教三人朝着江宁走来,抱拳行礼道:“姜大人,今日怎么有空来军中了?”
江宁笑着与三人一一打过招呼,开口说道:“本官今日前来,是有事要与三位将军商议。
后天便是大明英烈牌位入主大明英烈祠的日子,皇上命本官谱写一首用于祭祀大明英烈的曲子,所以本官才来找三位将军。”
听到江宁这话,曹文诏三人一愣。谱写曲子?
这可着实是他们完全不会的事。
要说抄起刀子上阵杀敌,他们三个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看着三人面露难色,江宁笑了笑,说道:“放心,曲子本官已经想好了。
主要是想在军中挑选一些鼓号手进行演练一番。”
眼见江宁并非是要他们亲自操刀谱写曲子,三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随后,曹文昭大手一挥,不多时,上百名鼓号手便被召集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