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刚一踏出轿子,便注意到东厂的魏忠贤也已到场。
两人目光交汇,彼此心领神会,旋即一同朝着皇宫内走去。
可他们身后,文官们的鄙夷声此起彼伏。“残害忠良!”“阴险小人!”
诸如此类的斥责声接连不断。
然而,江宁仿若未闻,神色自若,脚步不停,仿若那些刺耳的声音不过是耳畔无关紧要的风。
江宁眼角余光一斜,瞥见身旁的魏忠贤。
只见他面色铁青,恰似暴风雨来临前的阴沉天空,眼中煞气翻涌,好似即将择人而噬的猛兽。
江宁瞬间反应过来,身后这群文官骂的并非自己,而是老魏。
江宁刚想开口宽慰几句,魏忠贤却抢先一步,冷冷一笑,那笑声仿若寒夜从地狱传来的鬼哭,森然说道:“这群文官,整日就知道勾心斗角,正事一件不做。
哼,今日过后,且看他们还能嚣张到几时?”
随后,江宁与魏忠贤步调沉稳,不疾不徐地朝着皇极殿走去。
江宁初涉朝堂大朝会,对这一套上朝规矩并不熟稔。
魏忠贤见状,凑到江宁耳边,低声且快速地为他解释起来,从站位讲究到礼仪规范,桩桩件件,细致入微。
没多会儿,进入大殿的文武官员愈发多了起来。
众人依照官阶品级,各自站定在大殿的左右两侧。
文官们身着绣着禽鸟图案的官服,神色或沉稳、或兴奋;武将们身姿挺拔。
魏忠贤身为东厂提督,权倾朝野,自是站到了龙椅的右侧,那是距离皇帝极近的位置,彰显着他的尊崇地位。
而江宁,身为锦衣卫指挥同知,执掌天子亲军,隶属武将阵营。
他在五军都督府的一众官员身后,寻了个合适的位置站定。
江宁站在大殿之中,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对面的官员队列,竟发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
打头的是孙承宗,这位老臣德高望重,向来是朝堂上的中流砥柱;袁可立身姿笔挺,眼神中透着一股坚毅与果敢。
再看过去,还有不久前刚投靠自己的小弟薛国观,此刻正微微低着头,一副谨小慎微的模样。
目光继续游移,江宁看到了李三才,一瞧见他,江宁就想起那三千两银子的事儿,嘴角不由得微微一抽。
一旁的赵南星、钱兼益也在列,几人都是朝中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江宁目光在人群中来回搜寻几遍,却始终不见杨涟和左光斗的身影。
他心中了然,看来李若琏的计划已然成功。
这两个东林党的得力干将、冲锋在前的急先锋,今日怕是要“旷工”了。
江宁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个有趣的念头:也不知道皇帝得知他俩没来,会不会扣他们的工资。
就在江宁思绪飘飞、胡思乱想之际,突然听到龙椅旁边的老魏同志,扯着那尖锐又响亮的嗓子喊了起来:“皇上驾到,百官跪迎!”
声音在大殿内来回激荡。
紧接着,只见朱由校身着明黄色龙袍,身姿挺拔,昂首阔步地走来,稳稳坐上龙椅。
刹那间,所有文武官员整齐划一地躬身下拜,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震耳欲聋,仿若要冲破大殿的穹顶。
江宁也赶忙随着众人一同跪下,动作丝毫不含糊。
没一会儿,老魏那独特的嗓音再度响起:“皇上有旨,众卿平身。”
听到这话,众官员纷纷起身,整理好官袍,恭敬地望向龙椅上的陛下 。
这时,老魏提高音量喊道:“皇上有旨,有事启奏!” 话音刚落,只见文官队列中“唰”地冲出几名官员。
为首的官员一脸严肃,高声说道:“启禀陛下,臣要弹劾户部尚书李三才、吏部尚书赵南星以及礼部右侍郎钱谦益!”
听到这儿,江宁心里顿时明白,这几位是自己的队友啊。
只见龙椅上的朱由校微微点了点头,魏忠贤立刻接话:“准奏!”
为首的官员便开始滔滔不绝地细数几人的罪状。
江宁听了好一会儿,算是听明白了,敢情老魏这是把东林党大佬们那些见不得人的丑事全给抖搂出来了。
就在这名官员刚把话说完,一旁又有几名官员急急忙忙跳出来,急切说道:“陛下,顾秉谦这是在冤枉李大人、赵大人以及钱侍郎啊!”
紧接着,两拨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互不相让。
江宁在一旁看着,只觉得百无聊赖。他心中暗自感慨,堂堂大明朝堂,平日里看着庄严肃穆,没想到吵起架来竟跟菜市场没什么两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