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能的家中,此刻他正站在堆满粗盐的屋子里,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这些粗盐,是刘大能和他三个儿子经过多日的辛劳和秘密行动,一点一滴囤积起来的。
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旁人的目光,将一袋袋的粗盐悄悄地搬回家中,如今,这些盐已经堆满了半个小屋子。
经过仔细的计算,刘大能知道他们已经囤积了整整180斤的粗盐。
这些盐的采购,花费了他四两半银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但刘大能心里明白,现在是时候将这些囤积的粗盐倒卖出去,换取现钱了。
他盘算着,这将是一笔不错的买卖。
刘大能从林梦芮那里,以25文钱一斤的价格购入了这些粗盐。
现在,他计划以28文钱一斤的价格卖出。
这样一来,每斤粗盐他都能赚取3文钱的差价。
刘大能心算了一下,180斤粗盐,每斤赚3文,总共能赚到540文钱!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利润。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为了确保这次倒卖能够顺利进行,刘大能已经精心挑选了一个合适的地点。
在通往前旺镇的大道上,有一条小路,这条小路是倒卖各种货物的绝佳场所。
他计划明天就带着30斤盐去试试水,看看市场反应如何。
如果一切顺利,他打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剩余的粗盐陆续卖出。
第二天,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刘大能就背着装有30斤粗盐的袋子,悄然离开了古道村。
他特意避开了村里的主干道,选择了一条鲜为人知的小径,以免在路上遇到任何熟人。
刘大能心里明白,一旦被熟人发现,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他宁愿绕远路,也不想冒任何风险。
为了不想碰到熟人,刘大能选择了一条通往前旺镇的小路。
终于,经过一番跋涉,刘大能来到了前旺镇集市大道旁边的一个小路上。
这条小路距离集市不到300米,位置得天独厚,因为这是没有营业执照、却想卖东西挣钱的人首选的地方。
这里虽然没有集市的繁华,却有着一种独特的热闹。
小贩们早早地摆好了摊位,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形成了一种别样的市井气息。
在前旺镇集市,如果你想卖东西,就必须给县里交钱,交钱之后,才能获得在集市上卖东西的许可。
这个规定对于那些小本经营的村民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因此,他们宁愿选择在集市旁边不远的小路上进行买卖,虽然这里没有正式的许可,但至少可以省下一笔费用。
还有,附近一些村子的老百姓,想卖一些自己做的手工品,比如鞋垫啊,帕子啊,但他们也不想交钱,所以就在集市旁边不远的小路上进行买卖。
小路上的买卖活动,虽然没有正式的管理,却也井然有序,买卖双方都遵守着一种不成文的规则。
大家称这个小路为小集市,刘大能就选择在这里倒卖粗盐。
为了避免同村人来集市看到自己,刘大能特意拿了一块三角形的粗布,将粗布系在脑后,正好遮住了脸。
这块布料虽然粗糙,却能有效地隐藏他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