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方将这次的共创会安排在季嫋所落脚的酒店里举办,请了业界里的很多人来参加,大部分都是对中医比较有研究的专家,当然也请了小部分在医学领域比较说得上话的西医专家。
这次共创会主要是研究“药食同源”,想创新研发关于药膳食物,中西医结合膳食,将现代化的冰淇淋,咖啡,蛋糕等都加入有利于身体的东西。
当然这次侧重研究的都是中医冰淇淋,中医咖啡等一系列围绕中药材制作的系列产品,中西医结合的产品仅仅占了一小部分。
主办方请他们来就是想听听他们的意见,好让自己的系列产品能够研发得更优质。
举办会议的场地不小,每个位置前都放了个牌子,上面都写着相应的名字。
季嫋坐得靠前,毕竟他们季家仁医堂的名声在全国也算是响亮的。
了解中医的就鲜少有人不知道京都仁医堂。
她拿起手机对准前头的屏幕拍了一张,编辑着信息发给黎东庭,没有注意到身侧坐下了一位男人。
前头有人落座碰倒了放在季嫋跟前的水,那瓶子朝着季嫋这个方向滚来,一下就砸在了地上,又朝一侧滚去。
季嫋将手机放下,刚想弯下腰去捡,却不想身边那人比她更快一步,将地上的水捡了起来,重新放回了季嫋面前的桌子上。
季嫋直起了身,将垂落下的发丝重新勾在耳后,唇边勾起了一个清浅的弧度,“谢谢。”
“没事的,就伸个手的事儿。”
季嫋听着他的口音有些像京都的,便问了一句,“您也是从京都来的么?”
那男人笑了一下,“对,跟你坐的一班飞机。”
季嫋一下有些没反应过来,随即突然想起了在飞机上的那些事,估计他也是看到了,了然一笑,“那可真巧。”
“你那急救做的漂亮,很厉害,要换成是我的话,那孩子我也没把握能救回来。”男人毫不吝啬地对她夸赞着,眼底里全是对她的欣赏。
“其实我那会儿也没把握,但毕竟那样年轻鲜活的一条生命摆在我面前,没把握也得去试试。”
两人来得其实都算早,场上还有很多人没到,索性就在那儿聊了会儿天。
季嫋了解到男人名叫徐砚清,是京都第一医院的医生,他的本硕博都是在京都大学医学院读的临床医学,比季嫋大了几届,算算年纪他今年差不多三十三岁。
徐砚清说话时眉间总是挂着浅淡的笑意,那双风眼温情脉脉,嗓音犹如那三月的春风,言语也是温和有礼,很好地把握着分寸,季嫋跟他聊天只觉得舒服,索性他提出加联系方式时,她也没有拒绝。
她觉得能结交一个这样优秀的朋友,也是不错的。
后头场上的人都到齐,共创会也就开始了,会议不长不短开了两个小时,到了下午五点多的时候就结束了。
季嫋本来打算自己出去随便找个店子就一口,就继续回来酒店里躺着,上午的时候她已经去了当地还算有名的几个景点逛了逛,这会儿也懒得再去远的地方了,坐了一下午现在她只想随便吃个饭回床上躺着。
她拎起了包就想走,哪想着徐砚清叫住了她,“季嫋,要不一起出去吃个饭?”
“还有我的两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