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昭埋首于古籍之中,纤纤细指缓缓划过泛黄的书页。
她今日取阅的都是关于异变的典籍。
这些古籍年代久远,有些甚至是数万年前的拓印本,文字艰涩难懂,需要凝神细辨。
在她视线未及之处,藏书阁的角落里,容澈指尖轻弹,一道传讯符无声地飞出窗外。
不多时,苏樱便踏着轻盈的步子而来。
云昭正专注研读,忽觉案前光线一暗,抬头便见苏樱含笑而立。
此刻阁中弟子寥寥,各自静心研读,竟无人注意到这位掌门亲传弟子的到来。
云昭颇为诧异,“师姐?”
待余光瞥见角落里执卷静读的容澈时,方才恍然。
她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暖意。
苏樱师姐素来心细如发,上次他们夜访时,便已猜到她虽未如叶青青所言身死道消,但定是付出了极大代价。
而这份关心又恰到好处,只留下诸多对症的丹药,从不刨根问底。
苏樱冲着云昭微微一笑,落座于对面。
她压低声音道,“我知师妹怕麻烦别人,但师姐还是那句话,既然师尊收了你做徒弟,咱们师兄妹便是一家人。”
苏樱将云昭的手拢在掌心,“师妹若有困难,切莫独自硬撑。”
话已至此,云昭再强行推辞,反倒显得生分。
她略一沉吟,只将自己发色变白、灵力失控之事娓娓道来,隐去了凌风和发带之事。
远处,容澈长身玉立于书架旁,指尖不断在古籍间游走。
他眉峰微蹙,忽然一顿,精准地抽出一本漆黑的古籍。
“小师妹不妨看看这本,或许会有所收获。”
将书册递来之时,云昭才注意到,他与苏樱指尖缠绕的术法还未散去,淡淡的灵力余韵如烟似雾。
原来他与苏樱一直维持着传声术法,方才师姐妹间的对话,被他尽数听在耳中。
云昭接过古籍,待看清封皮上的书名,不由面露诧异。
“《灵体录》?”
却见苏樱倾身翻开书页,对着云昭神秘一笑,“师妹且看这里。”
漆黑的篆字如利刃般刺入云昭眼帘:
“冰魄圣体:先天灵体之极。
发染霜色,剪而复生;肤现冰纹,如枝蔓延;朔月之夜,寒气自溢。”
云昭蓦然屏息。
蝴蝶骨处渐渐浮现的冰纹,她竟傻傻以为是灵渠契约所致!
她强自镇定,又继续往下读。
“觉醒之时,冰魄之力狂暴难驯,若道心不稳,则寒气倒灌丹田,轻者经脉寸断,百年修为尽付东流;重者五脏成冰,周身血脉凝结,肤绽裂如冰湖碎镜,最终形神俱灭。”
竹简从指间滑落,砸到案上发出“吧嗒”一声响。
云昭面色骤然惨白,周身血液几乎凝固。
她心中惊惧,不由自主地靠向苏樱,冷汗早已浸透后背的衣衫。
苏樱连忙伸手扶住她,容澈也迅速结印,在三人周围布下一道隔音结界。
她稳了稳心神,重新拾起书简,却见最后那行朱砂篆字格外醒目。
“然此劫非无解,若得纯阳灵气相辅,阴阳相济,冰火既济,则破境之时事半功倍。尤以九阳圣体为最佳,二者相合,可臻至境。”
云昭只觉脑海中似有惊雷炸响,震得她神魂俱颤。
那些支离破碎的线索,此刻都如走马灯般在眼前飞速旋转。
朔夜之夜,冰魄圣体,冰火既济。
这几个词在脑中反复翻滚。
仿佛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出,颠覆了云昭的认知。
“莫怕,书上也说了,此劫并非无解。”
苏樱看着云昭脸颊滑落的冷汗,知她一时接受不了,遂开口柔声安慰着。
“九阳圣体与冰魄圣体同样稀少,千万年难遇其一。虽寻不到九阳圣体之人,可三师弟送你的这块玉珏,是取自地心炎脉的火玉所制,亦是压制寒气的上品。”
她指尖点着云昭腕间的血玉珏,一道暖流顿时涌入云昭经脉。
容澈也适时开口,声音沉稳如古松。
“再不济,还有师尊在。”
他目光如炬,一字一顿道:“定然不会让小师妹神形俱灭,身死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