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的话音一落,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崇祯虽然知道答案,但心中依然不免一阵火热。
韩爌等人心思转得飞快,计算着利益的得失。
很快,他们就想透了,皇帝陛下是打算推广这三样作物。
这样的高产作物,一旦全国推广,对他们有害而无益。
于是乎,众人纷纷出声反对。
“世间绝无可能有如此高产的粮食!”
“人吃五谷,这是常识,除了五谷之外,哪里还有什么新的作物?”
“谁敢保证,这新作物无毒?”
“亩产数千斤的粮食,简直是胡说八道!”
“陛下,臣弹劾徐光启欺君!”
“危言耸听,妖言惑众,荒谬之极!”
王晨恩喝道:“肃静,御前不得失礼!”
崇祯脸色阴沉下来,冷漠的目光,从那些反对的大臣身上掠过。
大殿内,顿时寂静无声。
“这三样作物,早就在福建、广东等地耕种。”
“并且就在京郊昌平赵家峪,有人在全村推广三样作物,因此在大灾之年,依然家家户户一日三餐都能吃饱。”
“这是朕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你们不曾问过,更不曾查过,怎么就断定徐卿是在危言耸听,还要弹劾他?”
崇祯面带怒意,声音冰冷。
他不仅震怒,同时也失望极了。
‘叔父’说的一点都没错。
这些大臣,心里装的,全都是自己的利益。
哪里会去管百姓的死活?
以前还真是瞎了眼,竟然指望靠他们来中兴大明?
在崇祯目光的注视下,大臣们刚刚有些暖和的身子,又是一阵寒意。
徐光启大吃一惊,问道:“臣斗胆,敢问陛下,这人是谁,竟然也知道玉米、红薯、土豆?”
崇祯答道:“此人是一名道士,道号云逍子。”
韩爌想到前几天的事情,顿时心中一凛:这道士,莫非就是那蛊惑陛下的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