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点别的东西,对,可以变个宠物或者昆虫什么的。
小强?算了,有点恶心。
猫或者狗?
变只猫吧。
不过要加点难度。
日记上注意点备注的是不要变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东西,那我变一个完全由我想象的东西应该可以吧?
做好决定,齐时易写下了【新历243年3月7日,无聊剪了一个纸猫,不愧是我,剪出来的栩栩如生。在脑海里都可以具现出它活着的样子了。】
《失忆》里有强调越复杂,失去的记忆就越多。
大变活人怎么想都很复杂。
就比如具现出的人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
是把现实的人复制过来,还是直接转移过来?
持续的时间是多久?
如果真是本人过来的话会对他有什么副作用?
未知的东西太多,日记里也没有详细记录。
以防万一,齐时易没有直接尝试。
变一个纸猫就没什么心理压力了。
在脑海里构想出粗糙简陋的纸猫模样,这是他画过的,所以能对上细节。
当然,只是这样跟变早餐没什么区别。
所以他要让纸猫发出汪汪汪叫。
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的,原理上不算复杂,属于他理解的范围,应该不会失去太多记忆。
理论成立,齐时易开始构想。
再次按下那个虚无的开关,一只栩栩如生的猫头出现在书桌上。
“汪汪汪……”
一个猫头就这么在上蹦蹦跳跳,由线条勾勒出的滑稽眼神更添几分清澈的愚蠢。
好吧,因为画技抽象,所以这只猫长得也很抽象,更抽象的是它会蹦蹦跳跳地汪汪叫。
总之,一言难尽
算了,毁灭吧。
齐时易没有真的人道毁灭“纸猫”。
这个抽象造物没有蹦跶多久,很快就自己倒了下去,重新变成了一张普通的剪成猫头形状的纸张。
早餐三件套依旧存在,还是热乎的。
这倒是印证了齐时易的一个想法:具现造物,超脱常理的部分无法一直维持,只会留下正常世界合理存在的部分。
突然,齐时易想到了“异常”。
根据网络上那些捕风捉影的信息可以推测:
“之前的失忆发生在昨天的救人情况下。
或许,我昨天遭遇了相当危险的“异常”,或是为了对抗,或是为了自保,或是对抗其他什么意外,反正最终都强行动用了能力脱身,最终导致失去一大堆记忆。
如果是我的话,大概率也清除了那家伙的记忆。不对,不一定是一个“异常”。
日记里有记录,我研究过记忆方面的内容,人的记忆储存在大脑皮层、小脑、海马体和杏仁核中。
杏仁核主要参与情绪的短期记忆,小脑参与肢体动作的短期及长期记忆。左侧大脑半球储存语言记忆,右侧大脑半球存储形象记忆,海马和颞叶是记忆的存储库。
我的失忆与此无关,所以无法恢复记忆。
但利用这一点我可以让别人失忆。
有理有据,原则上不会付出太多记忆,除非“异常”不是人,身体构造和人完全不同,所以我让那个“异常”失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我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幻想成真,或者说可以直接修改部分现实世界的事物。代价是记忆,或者说记忆是我超能力的燃料。
不对,这么说的话,或许我是直接消灭了那个‘异常’?”
忽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咚咚咚!
“齐时易,我知道你在家,有本事偷男人,怎么不敢开门! ”
齐时易是在外地读书,一个人住在学校附近,房子是长租的。
父母都不在家,加上快开学,所以提前来这边住着。
听声音和欠揍的发言,齐时易就知道是自己的“好大儿”来了。
突然,齐时易一怔,好大儿叫什么名字来着?
糟糕!忘了儿子的名字怎么办?
慌了一秒,齐时易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式。
怕啥?不记得名字,还不记得喊“儿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