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毓把所有的成本一一跟他们解释,看着两人恍然大悟的模样还不算笨。
再让他们打着御厨名号卖东西,绝对能吸引一大部分人。
还有刚开始买东西,别人又不了解他们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试吃。
可千万别傻乎乎的给一大块试吃,也别同一个人给好几块,把人喂饱了,谁还会买?
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东西又多,天气还冷,为了保持温度,俩人用被子裹住坛子,放在两个篓筐里,用扁担担着。
走的时候,一个在前面骑着,李知星在后车座坐着担着。
苏毓在家里等着消息顺时便修炼,就当是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人总得摔几个跟头才会上轨道,这是人生成功上的必修课。
县城离得比较远,骑车来回就要三个小时,所以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
幸好他们也怕回不来,给苏毓留了些卤味,大外孙会做饭,三个人中午对付了一顿。
李知星两口子回来的时候,一个推着车,一个走着,从鞋子的泥土来看,像是一路走回来的。
俩人像是雕塑般,眼神都木木的。
苏毓心里一阵突突:“咋了,这是被人抢了?”
脸上好好的,衣服没皱也没破,不是被打了,扁担还在,篓筐和坛子没了,人像是被吓傻了,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
她能想到的就是被抢了东西,大概是东西卖了别人抢了钱,她记得现在的治安没有那么差劲。
李知星见到亲娘突然“哇”一声就哭了:“娘啊——”
苏毓担心死了:“怎么了?谁欺负你们了,告诉我,我去收拾他们。”
现在李知星是她女儿,还十分孝顺,她当娘的护着点没问题。
周书行也回过神了:“娘,没人欺负我们,是我们东西卖完了,开心的。”
他昨天被卖猪肉的一顿忽悠,买了不少的下水,回家以后还发愁能不能吃得了。
都做出来也有百十来斤,自己吃的,送人后,还剩下八十多斤。
今天早上留了一点在家里,剩下的八十斤左右去卖,全卖完了,一点都不剩。
他们到了城里,找了一条去过的路,开始还胆小不敢开口,看别人都占了一个摊位,他们就站在那里。
有人问是什么东西,他就介绍了,说是御厨卤味,按照娘说的给别人试了一小口。
那人立刻眼睛都亮了,问多少钱一斤。
他想到娘说的要卖的比红烧肉还要贵,一紧张就说两块钱一斤,两块钱呢!
对方都没还价直接就买了五斤,五斤十块钱呢!
他没带称,还是旁边的大姐借了他,没有放东西的袋子,旁边的大姐还借给了他几个,只说给她留几斤。
他刚站稳脚,就全都卖出去了,为了感谢那大姐,直接把坛子给了那大姐。
那大姐也开心不已,告诉了他好多摆摊的规矩,让他下次还来她这边。
另一个坛子剩下几斤被人包圆了,要了他坛子,说不给坛子就不买了,他想着坛子也没有几个钱,就直接送出去了。
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他就挣了一百五十多块钱,比那些工人一个月的工资都高。
他和媳妇路上算了算,要是每天都能卖的这么好,比种地找工作划算多了。
难怪好多人都想做生意,来钱太快了,跟捡的似的。
听了女婿的话,苏毓搞不懂了:“卖的这么好,是好事,怎么你们俩一副天塌了的表情?”
李知星哭声小了点:“我是太高兴了,没控制住,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过一天能挣一百块钱,今天我足足挣了一百五十三块钱。”
她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
等俩人都不那么激动了,把细节跟苏毓讲了讲,然后问苏毓:“娘,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苏毓:“我一个老婆子什么都不懂,能怎么办,以后这个摊子是你们要支起来,得你们拿主意,我倒可以给你们建议。”
别想把问题甩给她,将来的路是他们走,她要是把事情都解决了,让他们有了依赖性,对他们反而不好。
周书行突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娘说的对,这是他们将来要做的生意,得他们拍板。
苏毓道:“人家大姐已经给了建议,你们想继续做卤味生意,就去跑跑手续,去工商局那里备个案,安全卫生,什么步骤都按照规定来。”
要是只是摆摊一天两天的,不用什么证件,其余的人也不会多管闲事。
就怕万一有人眼红想使坏,没有证件一弄一个准。
还是提前办了证件保险。
周书行道:“娘,你见识比我们多,我们听你的,我先去办手续。”
苏毓提醒道:“想长久开下去,你们得保证下水这些东西,能长期供应,你们还得找那些肉联厂或者买肉摊子什么的,签合同订货。”
现在下水不怎么值钱,卖给他没事,万一知道他卖的贵,又反悔了,没合同麻烦事多。
停顿一下,又继续道:“今天人们是吃个新鲜,所以一下子就卖没了,你们可以多卖几天试试效果。”
别后面几天卖的不多,心里有落差,心态受影响,那生意还是别做了。
做生意一旦失了冷静,容易出事,尤其是餐饮行业,更得注意。
周书行点头:“娘说的对,我们一边办手续,一边找货源,还有炖肉的配料我们也得常备着。”
李知星恢复理智了:“对,现在人们跟风十分厉害,我们的配方才是关键,一定要保密,谁也不告诉。”
周书行补充道:“我们天天去城里,来回也麻烦,这个也得解决。”
夫妻两人,像是脑子开了窍,你一句我一句的开始讨论起来。
苏毓不得不感慨,果然世界上没有笨蛋,只有不愿意去思考的人。
这不从来没做过生意的人,讨论的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