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惊肉跳,不知道如何是好…
有些人甚至准备放弃抵抗,打算跟随李恪,他决定投靠过去,毕竟现在整个大唐的形势已经很危险了,如果没有一股力量能够保护自己,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有些人打算逃跑,离开城池,可乱世之中哪里有容身之处!
有些想着等到李恪大军攻过来时候,再做反击!。
也有些人则是想着等待战机,伺机而动!
甚至有些人已经做好了逃离大唐的打算,只是没想到,那个传说中圣皇李恪并没有趁机追杀,而是派兵驻扎,等待着他们回归!
这让原本已经绝望的人顿时感觉到希望出现了,虽然不敢确定,但是总算是有点希望,可能那个什么圣皇李恪并非像是外界传言那般凶狠残暴吧?
当初李恪攻破扬州,俘虏扬州守军数十万,最后却只屠戮反抗激烈的百姓两千余人,其余尽皆释放…
而且还给他们一笔钱,这让原本想着投降的人,心思又变得热切了起来,毕竟在乱世之中,只要你还能吃饭,只要你能养家糊口,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当然,还有更多人选择了静观其变,毕竟大唐根基深厚!
然而令大唐所有百姓都想不到的就是短短几天,防御最坚固的三洲失守…
他们没有想到的李恪手段如此雷霆万钧,直接拿出一支骑兵队伍,一日便冲垮了数一座城池,杀死大唐守将数十位,吓得他们望风而逃,最后溃败,李恪大军长驱直入!
大唐南方许多城池纷纷沦陷,似乎一夜之间都插上了大周的旗帜李恪大军一路推进锐不可当,一马平川!
这样一来,许多想着背叛与李恪拼死搏斗的人纷纷退缩了,甚至还有人直接举报自己的同伴,纷纷投靠大周!
他们更是将守城的地图行踪告诉李恪大军,使得李恪大军前往的路上遇到了不少阻拦,有的甚至直接将城门大开…
李恪大军行军速度如此之快,他们没有丝毫停滞,继续朝着大唐南方进军!
李恪大军骑兵队伍实在是太恐怖了,所向披靡,遇到谁,谁死…
一日时间,李恪大军便连克许多城池,更是收拢了数十万大军,加上李恪自身的军队数量,达到七十多万,浩浩荡荡的朝着南方而去。
大唐南方各个城池见到这种情况,都是吓傻眼了,纷纷选择避让,不愿意与李恪硬碰硬!
更有甚至直接大开城门,知县知府出城迎接李恪大军,投降!
李恪得知此消息,更是当即宣布,凡是愿意投降的人都可以原谅,并且免除所有刑罚,但是若是负隅顽抗的话,那么就别怪他翻脸无情!
这一举措震慑住了其余的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纷纷偃旗息鼓,收拾包袱,带着粮食钱财,乖乖的投降了!
但也有一些城池依仗天时地利,顽强阻挡,李恪大军也毫不客气,挥师横扫,直接打了过去,顿时让那些人哑火,纷纷缴械投降!
又是一连攻克了七八座城池后,剩余的那些城池,才终于老实起来,李恪大军这才停止了攻城,同时派人严加看管,并给与优厚的条件,只要肯降的,都可以免除一切责难,但是前提是必须听从朝廷调遣…
自然也有一些野心勃勃之人,暗暗聚集兵马,自立为王!
泾阳府内,樱花树下,微风吹过,花瓣飘零,落了一地。
李恪坐在樱花树下,一朵花瓣落入茶杯中,他品尝了口茶。
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他悠闲的喝着茶,听着罗网的消息汇报,心中也颇为高兴,没想到自己大军南征的速度如之快…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就足以完成对于大唐南方各个城池的掌控!
徐渭熊柔美脸蛋布满担忧道:“夫君,这投降城池,作何打算~「?”
李恪沉吟片刻,说道:“既然是投降,自然应该是安抚了!给一些好处,比如说给一些赏赐什么的,然后给予土地封赏!”
徐渭熊点了点头,认可李恪的做法,接着道:“可是…”
“可是什么?”李恪笑道:“可是这些俘虏中还有奸细存在?!”
徐渭熊摇摇头,说道:“妾身不敢保证全部都是奸细。可即使不是奸细,恐怕也不会是真心投降我们大周吧…”
“呵呵,不管是否是真心投降,我们都不在乎。至于是否奸细,更无关痛痒。”李恪冷冷一笑,说道:“我们只需要稳住百姓就好,百姓才是最为可靠的力量。只要是百姓不反叛,那么其它人,我们根本就无需理会!”
韩信认真问道:“陛下仁厚!那要如何处置那些地方官员?”
李恪淡淡的说:“恩,那就根据地方官吏治理政绩好坏予以留任惩处吧!”
他并没有直接动手清洗那些官员。
毕竟,那些地方官员虽然贪赃枉法,但是也不乏好官,这种好官,只要是给与他们机会,还是有可能改邪归正的。
徐渭熊点头道:“夫君说得极是!”
李恪笑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接着说:“有投降者,自然也有反抗者!凡是反抗者,杀无赦。凡是投降我大周,誓死效忠我大周,愿意献出自己性命,为我大周效劳者。赏黄金千两,绢帛五万匹!凡是抵抗,或者背弃我大周,背叛者,杀无赦!!!”
随后李恪浑身散发出一阵浓郁煞气,冷哼一声,喝道:“传朕旨意!凡投降者各地官员根据治理政绩好坏予以留任惩处,自立为王者,全部诛杀…”
“末将领旨!”罗网众将齐刷刷说道。
随即一份份的诏书颁布了下去,整个南方,都被李恪的诏书所笼罩,无论是哪一座城池,都受到了诏令的影响!
当然,李恪的诏书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招贤纳士!
只要是有才华的人,李恪都会重用!
这是李恪对于麾下文武的恩惠,让他们知道,李恪并非是弑杀昏庸之辈,并非滥杀无辜,相反,李恪是一个爱惜人才的皇帝!
而且,李恪的这种举措也是对于文臣武将,对于国朝有利,自然很容易获得别人的尊敬!
大唐境内,各路诸侯听到大周朝廷的诏令,都震动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