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计分配好,大家就各自忙碌起来。
知青是跟队里的妇女们统一编在第八生产小队的,前面的七个生产小队都是队里的壮劳力,小队长也是各自小队中比较说得上话的人。
而第八小队的小队长,由钱世永亲自担任。
不是钱世永权力心太重,而是这个小队破事最多,无论谁当小队长,出了事也总要把他拉过来主持公道。
那还要小队长干什么?屁用没有!
方芸找到机会帮林冬梅请了假,多的没说,只说看着像是人不太舒服。
钱世永也不在意,挥挥手表示知道了,哪天没有知青请假,他才会觉得奇怪呢。
其他小队都只有三十七八个人,第八小队却有庞大的七十人,但是每次分配任务,八个小队的工作量却都差不多,有的时候还会把相对轻松的活分配给第八小队,比如今天。
其他小队也没人提意见,大老爷们跟一群知青和老娘们较劲那是丢人。
严小雨跟童海琼一起跟在大队长媳妇王婶子身后来到了晒谷场上,已经有大娘们从粮仓里搬出来红薯倒到地上了,男知青们很自觉的过去搬搬抬抬。
另外一头是给花生分拣留的地盘,王婶子看了一圈,又把两人带去了花生那边。
婶子们变戏法似的不知道从哪摸出来款式各异的小马扎,一屁股坐下就开始干活。
没带小马扎的婶子们则是坐到了晒谷场边缘的石坎上,为了选个平坦点的位置,还有人嘻嘻哈哈的发生点小口角的。
婶子们此时已经开始荤素不忌的聊起了各种八卦,两人鹌鹑似的跟在王婶子身后眼睛都不敢乱看。
“你们这帮老娘们,也不看看还有小姑娘在,说话注意点!”王婶子嗓门也不小。
“瞧你说的,小姑娘听听怎么了?长长见识省得以后被别人哄了去!”大娘们也不怵王婶子。
不过后面倒是真的收敛了不少。
钱三狗不知道从哪窜出来,丢给自家奶奶几个矮墩子就又跑了。
王婶子只来得及让几个小崽子注意点别掉塘里去,人影都跑不见了。
倒也不是怕孩子们被塘里的水淹了,那塘才多深?钱三狗这样的孩子站起来,水都只到腰部位置而已,主要是弄得一身泥洗起来费劲。
洗裤衩子也是要花力气的。
这个天气的孩子们,都是穿个裤衩子就满山跑了,有些为了下水抓鱼,连裤衩子都不穿。
不过曾经有孩子光着到塘里被夹了小丁丁,鬼哭狼嚎的回来之后,这事就迅速传开了。
孩子们下水的地方,除了大队的荷塘、灌溉的水渠、山坳那头的小溪,还有就是稻田。
能抓的不止有鱼、虾、螃还有泥鳅、黄鳝等等,带夹子的可不少,如果光着下水,小丁丁真的被螃蟹夹了,造成了什么不可逆的后果,一家人都要哭死。
但是阻止孩子们下水是不可能的,这里的水域都不是能淹死人的程度,所以能束缚住孩子们的,只有身上这条裤衩子。
严小雨有些羡慕,她秘境里的荷塘虽然收成非常可观,但是一条鱼都没有,不止鱼,其他的动物们也全都没有,不知道她抓了放进去能不能行。
王婶子把几个矮敦子分给严小雨和童海琼之后,自己坐了一个,开始动手分拣花生。
分拣花生的工具是一根小棍和一个小笸箩。
用小笸箩装上花生,拿小棍把个头合适的花生挑进下面的筐里,小的剩下丢回另一边的筐。
挑出来的大个头花生交公粮和留种,小的会分下来。
因此乡下孩子们吃的常见的炒花生一般都很小,实在是因为大的都不可能留在老乡手里。
不熟练的时候,严小雨和童海琼动作都不快,不过照着学也不难,很快就上了手。
严小雨发现这个工作很能锻炼人的专注力,一个上午下来,她感觉自己都成斗鸡眼了。
回到知青点,大家开始准备午饭。
上午下工的时候,晒谷坝上的第八小队成员,被允许每人抓一把筐里的小花生,只有一把,不能更多。
这已经是老传统了,妇女们带些新鲜花生回去给孩子吃并不是多大的事。
严小雨和童海琼自然也是有份的,别说,这花生虽小,但带着鲜甜,不知不觉一把就吃没了。
吃完午饭大家回房午休。
严小雨把窗户开大了一些,方便风吹进来带走屋里的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