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这名锦衣卫便冲进了大殿之中。
单膝跪地,声音高亢,向朝堂上的众人高声禀报道:
“启禀陛下,兴王亲率一万大明铁骑,深入大漠百里,屠尽鞑靼拉吉拉部落,斩落人头两万。”
“兴王有令,鞑靼部落之女子,许配给戍边之有功将士。”
“遵照兴王命令,所有鞑靼骑兵人头,会存放在大同新建的安北塔里!”
话音一落,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文武百官们先是惊愕得合不拢嘴,满脸的难以置信!
整个朝堂一片哗然,人们纷纷交头接耳!
“朝堂之上不得喧哗,肃静!”
近侍太监扯着那尖锐刺耳的鸭公嗓,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原本喧闹的朝堂,在这一声厉喝之下,文武百官们纷纷收敛了脸上的惊愕与激动。
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
下一刻!
大殿突兀地响起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
朱厚照一扫之前阴沉之色,在大殿之上公然开怀大笑起来。
这两万颗鞑靼人头,可是朱厚照自己一直想做却始终未能做到的丰功伟绩。
他心怀壮志,渴望在抵御外敌上立下赫赫战功。
并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还给自己加了个官——镇国公。
可在言官御史各种“直臣”的阻止下,一直未能实现。
可谁能想到,自己这位堂弟朱厚熜,一到大同,便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就在前一刻,张钦那“茅坑顽石”还在朝堂之上振振有词地弹劾朱厚熜,坚称其有不臣之心。
可谁能料到,下一刻,大同的八百里加急战报便火速传来!
大明骑兵在兴王的带领下一日转战百里,竟然将鞑靼一个两万人的部落屠戮殆尽!
朱厚照笑够了之后,脸上还残留着兴奋与畅快的红晕。
他缓缓从御座上站起身来,龙袍在他身上随风飘动,大手一挥:
“传旨下去,自兴王以下,所有参与此次战事的将士,人人皆按军功加爵受赏!”
“兴王勇冠三军,朕心甚慰!”
“特封为大将军王,许以节制宣府,辽东,蓟州,大同四边之权!”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瞬间被惊得呆若木鸡,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四大雄关,可是大明边防的重中之重,宛如四道坚固的屏障,拱卫着京师与大片疆土。
若兴王一人将其节制,那大明半壁江山乃至京师的安危,可不就全系于兴王一人之手?
众人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疑惑。
仅仅一个月前,皇帝还信誓旦旦地说要御驾亲征!
可如今,堂弟朱厚熜在大同立下赫赫战功。
皇帝不仅不嫉妒,反而给予如此高的封赏与重权。
这局势的反转实在太过迅猛,让人措手不及。
正德朝四大御史张钦、周广、陆昆、蒋钦,此刻满脸阴霾。
节制四边之权,这绝非小事,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权力失衡,危及社稷。
他们都想着站出来反驳,劝谏皇帝收回旨意,可话到嘴边却又被生生咽下。
毕竟,大同传来的是空前大捷。
兴王朱厚熜亲率一万大明铁骑,深入大漠百里。
屠尽鞑靼拉吉拉部落。
斩落人头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