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年后,孟氏集团正式宣布,旗下\"永恒香\"品牌推出全新“土地面包系列”。这一系列面包以全球不同地区的风土特色为卖点,完全采用当地农场直供小麦,结合精准发酵技术和适度工业化流程生产。
新品发布会上,孟氏集团全球ceo李怀山站在台上,意气风发地宣布了这一计划:
“我们用百年工业积累,还原土地的原生语言,为消费者提供真正‘脚踏实地’的味道。”
他还特意提到,这一系列产品将从种植、收割到包装的全过程引入可追溯系统,每块面包的包装上,都会印有一段土地的故事——从小麦田的经纬度,到耕种农夫的姓名。
与此同时,李怀山在演讲的末尾,特意提到了几个月前的盲品测试——那场击败孟氏“土地微生物面包”和“技术复刻风味面包”的“金穗面包”:
“要感谢那些坚持初心的面包人,他们提醒我们,工业化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效率,而是土地的真诚。”
---
2
陈阳的面包坊则正迎来一个新的挑战。
林鸢拿着一叠数据报表走了进来,\"陈老板,这是今年国内外‘风土面包节’的邀请函——14个,比去年多了两倍。\"
\"看来,‘土地’确实是未来的关键词。\"陈阳合上报告,起身走到窗边,窗外是金黄的麦田。一阵风吹过,麦浪轻轻翻滚,远处的村庄静谧安详。
林鸢笑着补充:\"对了,陈启刚发来的消息,孟氏集团和联合国粮农署联合发起了‘土地面包传承计划’,邀请他当项目顾问,说要用他的土法发酵技术推动全球乡村经济和面包文化传播。\"
\"他呀,\"陈阳笑了笑,\"终于走上我当年的‘不归路’,开始用匠人精神感动世界了。\"
林鸢挑了挑眉:\"那你呢?‘金穗面包’已经成了全球乡村面包的标杆,接下来有什么动作吗?\"
陈阳若有所思地走回到桌前,拿起一个刚烘焙好的面包,说:\"接下来我想重新定义‘面包’。不是用原料,不是用工艺,而是让人知道,面包本身,是一种关于土地、记忆,和未来的语言。\"
林鸢歪头问:\"什么意思?\"
陈阳没有回答,只是将话筒里林鸢和陈启的讨论声放大,远处,隐约传来陈阳儿子稚嫩的声音:“妈妈,什么是面包的故事?”女孩回答:“每一口面包里都有一片土地。”
---
3
几天后,陈阳应邀登上了一场国际食品文化大会的讲台。他的演讲题目是:\"面包:超越食物的文化信使\"。
面对台下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学者、面包师和消费者,他慢慢开口:
“我们总以为,食物的最终形态是味觉上的享受。但当我研究面包超过20年,我发现,面包真正的意义从来不在味道本身,而在它背后的故事。”
他拿起一片金穗面包,将它放在灯光下,展示那略带裂纹的纹理,和微微泛黄的麦香外皮:
“这,就是金穗面包,它不是用技术复刻土壤的味道,而是用农人的双手,将土地的呼吸揉进了面团中。每一片小麦的形状,都是太阳赋予它的痕迹。而它,承载的是人类与土地、与时间的对话。”
台下,一位非洲面包师突然站了起来,眼里闪着泪光:“陈先生,你的演讲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帮奶奶做面包的日子那时候,每一块面包里都有太阳的味道。”
陈阳微笑着点头:“真正的面包,不是工业生产线的产品,而是一种可以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信仰。”
---
4
在非洲,一场“土地面包节”正在举行。